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半息轩酬半息主人》
《宿半息轩酬半息主人》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绳床携得挂高斋,却喜幽情对妙才。

水石忽疑城内有,笑谈如入镜中来。

风侵碧树枝频出,雨暗银缸影或开。

才一渡江心便忆,如波千顷正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半息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雅致的氛围。首句“绳床携得挂高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携带床铺至高雅书房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随性而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却喜幽情对妙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和友人的欣赏之情,营造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

“水石忽疑城内有,笑谈如入镜中来。”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水石之美比作城市中的美景,而友人之间的欢笑交谈则仿佛映照在镜子中一般清晰可见,生动地展现了聚会的欢乐与美好。接下来,“风侵碧树枝频出,雨暗银缸影或开”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景象,风吹动碧绿的树枝,雨滴洒落在银色的灯盏上,光影交错,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浪漫。

最后,“才一渡江心便忆,如波千顷正徘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留恋,如同江水波澜壮阔,思绪在心中徘徊不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山居即事·其一

何处成吾道,深居绝送迎。

竹扉常昼掩,野径得闲行。

万壑树声满,千岩暑气清。

相看两不厌,天际一山横。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八

水际空明月正圆,看花候月思依然。

暗香疏影浑无赖,绰约冰姿绝可怜。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五

光明幢,如来藏。八面玲珑,十方通畅。

拭佛祖大病之疮疣,见鬼神幽愁之情状。

抬你爷,抬你娘,抬上方丈,洞山宁免无根谤。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

鸩鸟毛,乌喙药。毒无医,休动著。

轻动著,尽大地人,皮肤脱落。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十四

云收麦垄,水足秋田。茧缲白雪,莺弄朱弦。

无象太平还有象,蒉桴土鼓乐尧年。

谁知声色里,心印是渠传。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一

十二峰前块石头,雨洗风磨净无染。

苔衣剥落耿光寒,因甚诸人觑不见。

覤得见,丈六金身,时时出现。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