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丰姿,超出红尘,春光正阑。
胜牡丹亭北,独矜富贵,梅花岭上,惟占孤寒。
满吐甜香,暗翻浓态,何忍轻离赠亦难。
疏帘放、午风宜避,莫使摧残。徐煦没骨同看。
更一种、盈盈似露盘。
羡丰台玉质,雨馀争买,广陵金带,酒后传观。
谢赋当阶,柳吟临牖,收拾幽香袭笔端。
情深盛、待群芳零落,与我盘桓。
如此丰姿,超出红尘,春光正阑。
胜牡丹亭北,独矜富贵,梅花岭上,惟占孤寒。
满吐甜香,暗翻浓态,何忍轻离赠亦难。
疏帘放、午风宜避,莫使摧残。徐煦没骨同看。
更一种、盈盈似露盘。
羡丰台玉质,雨馀争买,广陵金带,酒后传观。
谢赋当阶,柳吟临牖,收拾幽香袭笔端。
情深盛、待群芳零落,与我盘桓。
这首《沁园春·咏瓶中芍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瓶中芍药的风姿,展现了其超越世俗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比牡丹的富贵与梅花的孤寒,强调了芍药在春光将尽时的独立之美。芍药“满吐甜香,暗翻浓态”,其香气与姿态令人不忍轻易远离,难以赠送。午后的微风轻轻吹过,似乎在为芍药遮挡风雨,保护其不受摧残。
接着,诗人以“徐煦没骨同看”一句,表达了对芍药的细致观察和欣赏,仿佛与之共处一室,共享这份静谧与美好。芍药的姿态如同露珠般娇嫩,让人不禁联想到其清雅脱俗的气质。诗人赞美芍药如同丰台的美玉,在雨后更加珍贵,广陵的金带在酒后更为引人注目。这些比喻不仅增添了芍药的形象美感,也体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价值。
最后,诗人提到芍药的情深之处在于它能在百花凋零之时,陪伴着人们度过寂寞时光。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芍药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美丽花卉,更是心灵的慰藉,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芍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以及与人的深刻情感联系,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天壤有异境,描摹付良工。
佳山与秀水,幻置轩窗中。
村村陌陌皆胜处,花竹园林饶雅趣。
过鸟疑飞却不飞,行人欲去何曾去。
松坡竹坞叠更重,雪瀑倒泻青芙蓉。
冈峦岛洞尽在眼,樵牧耕钓俱可容。
九曲溪流漾清泚,荒渡斜阳见舟尾。
石上吟翁镇日留,栏前眺客经年倚。
我观风物似杭州,树木云霞分外幽。
岂必西湖有奇胜,展图高兴亦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