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
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
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观所作的《和蒋御带荐閤中三偈(其一)》。诗中以佛教禅宗的视角探讨了“威音那畔”(可能指的是极远的佛国或宇宙深处)的境况,表达了超越世俗观念的哲学思考。"个里何曾有去来"强调在那个境界中,没有传统的来去之分,一切皆处于永恒的静止与流动之间。"如是住而无所住"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状态,即虽然看似停留,实则超越了任何形式的束缚,达到了心无挂碍的境地。最后,“摩醯眼向顶门开”借用佛教术语,比喻智慧之眼洞悉宇宙真理,直指人心的最高境界。整首诗富有禅意,引导读者体悟空性与寂静的智慧。
君子无莫也无适,圣人毋固也毋必。
行藏视彼时所宜,去就惟吾义之适。
吾道难莫难于权,其惟孔子为能然。
胸中还未有孔子,宁堕于偏勿求全。
愿为孔子可斋志,四可犹须省三未。
孟子何当周文王,鲁男善学柳下惠。
君气如雕不受韝,君才如骏不受辀。
摩天历块少自许,臣视文潜雌少游。
场屋小铦大还钝,掇第未酬方叔愿。
二炊无日足斗升,一掷有时轻百万。
买臣一出今几时,非取富贵誓不归。
倚庐固秃孟母发,织锦更颦文君眉。
凤雏知我君之友,相属逢君试相叩。
岂有五年山上山,未尝一日口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