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老流离蜀剑关,放臣憔悴楚江干。
争如留取微酸味,莫逐浮花一笑残。
诗老流离蜀剑关,放臣憔悴楚江干。
争如留取微酸味,莫逐浮花一笑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龙高的《折梅》,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山河的深情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首句“老流离蜀剑关”,通过诗人的年龄和蜀地的险要之处,描绘出一种孤独漂泊的境况。“放臣憔悴楚江干”,则是说诗人在楚江边上放纵自己的情感,憔悴不乐,这里“憔悴”二字传达了一种悲凉的情怀。
第二句“争如留取微酸味,莫逐浮花一笑残”,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中那微妙而又稍纵即逝的美好愿意珍惜的心情。“争如”表达一种不忍心放弃之意,“留取微酸味”则是说要留住那些淡淡的、稍纵即逝的美好,可能是指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可能是对人生中难得的温馨时刻的珍视。“莫逐浮花一笑残”,告诫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去追逐那些转瞬即逝、没有实质内容的虚幻之物,这里的“浮花”比喻世事无常,而“一笑残”则是对那种浅薄欢乐的批判。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折梅这一行为,表达了他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那些虚幻易逝之物的警醒。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流年更迭、时光不待人的无奈与感慨。在这里,折梅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象征。
风檐燕语。傍雕阑小立,玉阶平步。
最堪忆红雨轩前,记香径锦茵,绣衣行处。
柳絮儿童,破长日一庭清午。望黏天细草。
委地夕阳,绿窗闲度。流光掷人最苦。
笑红绵不冷,情寄牛渚。
问铁板谁是元戎,恐击碎珊瑚,让伊眉妩。
袖墨淋浪,倩词客重翻箫谱。
按伊凉杜娘旧曲,缓歌慢舞。
春日无不可,倏忽易晴阴。
春晴送远目,春阴生静深。
垂帘据半榻,群动不得侵。
残卷落枕头,默默横素琴。
檐霤发奇响,欲洗无尘襟。
风铃湿不鸣,禽鸟息高林。
耳目乃森肃,今古同幽寻。
孤吟从中来,古木助清音。
雨止籁俱寂,悠然获我心。
我心岂由物,遇物屡悲欣。
起觅已无端,微云散遥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