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万夫望,衣冠八尺身。
有为悲凤鸟,不作画麒麟。
馀烈周宗近,英威汉相真。
召棠终勿剪,昼锦仰乡人。
意气万夫望,衣冠八尺身。
有为悲凤鸟,不作画麒麟。
馀烈周宗近,英威汉相真。
召棠终勿剪,昼锦仰乡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挽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其二)》中的第二首,通过对已故相国尚书令忠献公的追思与赞颂,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联“意气万夫望,衣冠八尺身”,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描绘出忠献公的非凡风范,他不仅在众人中独树一帜,其仪表堂堂,更是令人仰慕。这里通过“万夫”和“八尺身”的夸张描述,突出了忠献公的卓越与伟岸。
颔联“有为悲凤鸟,不作画麒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忠献公比作“悲凤鸟”,表达了对其生前作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未能留下更多历史功绩的遗憾。而“不作画麒麟”则暗示了忠献公虽未留下显赫的画像于后世,但其精神与事迹将永载史册,如同麒麟一般,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
颈联“馀烈周宗近,英威汉相真”,进一步赞扬忠献公与古代贤相相比肩,其影响力接近周朝的宗室,甚至超越,展现出其在政治上的深远影响。同时,“英威汉相真”则直接将其与汉朝的名相相提并论,强调其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才能与威严形象。
尾联“召棠终勿剪,昼锦仰乡人”,引用了召伯与昼锦的典故,前者象征着忠献公的德政如棠树般深入人心,后者则表明其功勋卓著,受到家乡人的敬仰。这两句表达了对忠献公德政与功绩的永久纪念,以及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忠献公的深情追忆与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卓越品质与历史贡献,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与崇敬之情。
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
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
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
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
人生欲长存,日月不肯迟。
百年风吹过,忽成甘蔗滓。
传闻上世士,烹饵草木滋。
千秋垂绿发,每恨不同时。
李侯好方术,肘后探神奇。
金樱出皇坟,刺橐览霜枝。
寒窗司火候,古鼎冻胶饴。
初尝不可口,醇酒和味宜。
至今身七十,孺子色不衰。
田中按耘锄,孙息亲抱持。
却笑邻舍公,未老须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