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应是唤盈盈,声态偏能想性情。
低度静闻梁上响,步虚小试掌中轻。
翻嫌杂和吹弹寂,别见馀姿顾盼生。
不是今宵消不得,花醒人醉月清清。
小名应是唤盈盈,声态偏能想性情。
低度静闻梁上响,步虚小试掌中轻。
翻嫌杂和吹弹寂,别见馀姿顾盼生。
不是今宵消不得,花醒人醉月清清。
这首诗描绘了在米仲诏的斋中观看戏剧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表演者的声音、姿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首句“小名应是唤盈盈”,以“盈盈”二字形容表演者的绰约风姿,仿佛其小名便蕴含着这份盈满的美感。接下来,“声态偏能想性情”进一步揭示了表演者通过声音和动作传达的情感,让人能够想象到其内在的性格特质。
“低度静闻梁上响,步虚小试掌中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表演者在低沉的音调中,声音如同回响在梁上的余音,既深沉又悠扬;另一方面则通过“步虚小试掌中轻”展现其轻盈的步伐,仿佛在掌心轻轻一触就能感受到其飘逸的姿态。
“翻嫌杂和吹弹寂,别见馀姿顾盼生”则表达了对表演者独特魅力的赞赏,即使是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中,其表演也显得格外引人入胜,余韵悠长,顾盼之间皆是风情。
最后,“不是今宵消不得,花醒人醉月清清”一句,以花醒人醉月清清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这场表演给观众带来的深刻印象和内心的触动,使得整个夜晚都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表演者声音、姿态及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在特定情境下所引发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我生不侥福,始终躬纯臣,虽更齐楚伪,常障西风尘。
耳顺早引年,挂冠逾八春。
甘与田畯游,遂予胸次真。
翠帘迟晚,龙楼丽日,海宇明新霁。
枢旋大电,虹流华渚,阳春天气。
出震乘乾,保民立政,垂衣裳治。
诞恩均九有,功兼七制,恢图抚、四荒外。
威动殊邻万里。
拥衣冠、称觞玉陛。
虞韶缓度,龙香飞下,晴云如水。
行见冰天,版图来上,诸侯盟会。
奉怡颜宴罢,归移宝辇,向瑶池醉。
嫩凉微袅,秋容乍肃,迥觉凉如水。
重阳已近,岩华增秀,一钩天际。
香动前星,气横文圃,荣光呈瑞。
仰宸心密眷,行都正牧,兵民奉、神明治。
金殿朝回燕适。
肆武功、文德咸备。
萧闲翰墨,惟亲书史,不寻罗绮。
欢动宸严,宴开鹤禁,生朝和气。
愿青宫布政,龙楼问寝,同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