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黄河》
《渡黄河》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万里奔流势转雄,风雷曾见舞鱼龙。

西来派出昆崙远,东去波连弱水通。

砥柱龙门神禹迹,宣房瓠子武皇功。

桑田沧海应非偶,谁觅当年九道踪。

(0)
鉴赏

这首《渡黄河》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黄河壮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磅礴气势与深远历史意义。首句“万里奔流势转雄”开篇即以“万里”形容黄河之长,“奔流”展现其动态之美,“势转雄”则强调了黄河在流动过程中展现出的雄伟气魄。接下来“风雷曾见舞鱼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黄河的水流比作风雷,鱼龙起舞,生动地描绘出黄河水面上波涛汹涌、气势恢宏的景象。

“西来派出昆崙远,东去波连弱水通”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黄河的源头与流向,从遥远的昆仑山发源,向东方延伸,直至连接弱水,展现了黄河的广阔流域和深远影响。接着,“砥柱龙门神禹迹,宣房瓠子武皇功”两句,提到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以及汉武帝的功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与黄河的关联,赞美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努力与智慧。

最后,“桑田沧海应非偶,谁觅当年九道踪”两句,以“桑田沧海”比喻世事变迁,表达了对黄河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如何追寻那些已逝去的历史痕迹。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黄河深厚情感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喝马一枝花.送沈融谷

绿鬓铜章吏。籍甚东阳才子。柘西传乐府,满燕市。

合唤罗裙,鹅管调银字。

忽漫牵丝去,乱水荒山,迢迢六七千里。

木槲浓阴底。情簟疏帘厅事。凭题翡翠砚,白藤纸。

酒伴无人,蛮碗谁同醉。

记取双江外,第一是梅边,莫忘小驿花使。

(0)

金缕曲.寿商枢部

正小春花暖。绣屏开、碧觞乍举,黄眉初展。

玄扈干云太宰后,犹见征南季简。

且载酒、闲听丝管。

绿野早成江上宅,况采芝、旧日商山远。

问海水,几回浅。古来七十原稀罕。

更菁葱、满庭玉树,雕盂金版。

荀氏八龙齐下食,不羡瑶台琼苑。

是何处、驰归轻幰。

大妇流黄中妇锦,最可怜、小妇调笙缓。

榆历历,枣攒攒。

(0)

喜迁莺.祝赠

锦堂清昼,恰瑶盏传来,玉荷开后。

齐岱基祥,甫侯嗣懿,盛世相君遗胄。

皇览揆予初度,看綵凤翔云岫。

况世载,有千金一字,国门之购。

前侑歌缓处,脆板清丝,花下排红豆。

竹秀联吟,波流送羽,觞咏兰亭依旧。

当日醉乡何在,教好女揄长袖。

恐有客,饮淳于一石,与君为寿。

(0)

瑞鹧鸪·其三合虞美人调和侄阿莲

吴娃窈窕裁芳纻,楚竹参差聚列星。

歌扇影回屏半褶,舞裙丝挂箔头钉。

觞迎水曲翻龙㔶,车转花梢动鸽铃。

天上旧曾听鼓瑟,归来几度暮山青。

(0)

甘州遍·其三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听声寒。

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边角静,戍衣单。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

雁帛远,风急堕旌竿。望长安。

甘泉铙吹,何日达萧关。

(0)

游雁湖·其一

雁去湖空野水深,秋风吹客上遥岑。

丹枫尽逐孤臣泪,黄菊空怜处士心。

雨后诸峰浮夕霭,霜前一叶送寒阴。

停车欲问当年事,尺素何由到上林。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