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学士兄秋初·其二》
《次韵学士兄秋初·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

妻孥工作无衣态,却恨清砧动好音。

(0)
翻译
秋夜寒风吹过空寂的树梢,饥饿的蝉还在断断续续地鸣叫。
屋檐下的琴瑟被露水打湿,更添几分凉意。
注释
树冷: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寒冷。
饥蝉:指因饥饿而鸣叫的蝉。
乱吟:形容蝉声杂乱无章。
风檐:指屋檐下。
琴瑟:泛指乐器,这里可能指代夫妻间的和谐生活。
露寒侵:露水带来的寒气侵袭。
妻孥:妻子和孩子。
工作:忙碌劳作。
无衣态:没有闲暇享受或打扮。
却恨:反而感到遗憾。
清砧:清脆的捣衣声,古代妇女常在夜晚洗衣。
好音:美好的声音,这里指捣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萧瑟图景。开篇“树冷饥蝉犹乱吟”一句,以饥饿的蝉虫在冷清的树上不规则地鸣叫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秋意凛冽、生命力弱的氛围。“风檐琴瑟露寒侵”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萧瑟之感,檐下(屋檐下)的琴瑟(古代弦乐器)因受凉风和露水的影响而发出了凄冷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接着,“妻孥工作无衣态”一句,转向了家庭生活的贫困。妻子儿女因缺少衣物而显得狼狈不堪,这些“工作”可能是指家中的纺织劳作,但由于贫穷无法制作足够的衣物来抵御寒冷。

最后,“却恨清砧动好音”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尽管生活困苦,诗人仍然能够欣赏到自然界中偶尔出现的美妙声音,比如“清砧”的声音,但这种美好的感受也只能是短暂的慰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和家庭贫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向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忆平泉杂咏·忆茗芽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
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
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0)

忆平泉杂咏·忆晚眺

伊川新雨霁,原上见春山。
缑岭晴虹断,龙门宿鸟还。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
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

(0)

东郡怀古二首·阳给事

宋氏远家左,豺狼满中州。
阳君守滑台,终古垂英猷。
数仞城既毁,万夫心莫留。
跳身入飞镞,免胄临霜矛。
毕命在旗下,僵尸横道周。
义风激河汴,壮气沦山丘。
嗟尔抱忠烈,古来谁与俦。
就烹感汉使,握节悲阳秋。
颜子缀清藻,铿然如素璆。
徘徊望故垒,尚想精魂游。

(0)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
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
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
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

(0)

思山居一十首·忆村中老人春酒

二叟茅茨下,清晨饮浊醪。
雨残红芍药,风落紫樱桃。
巢燕衔泥疾,檐虫挂网高。
闲思春谷事,转觉宦途劳。

(0)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
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
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