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江南北,谁分上相忧。
自从开四镇,不复问中州。
精爽凭飞将,衣冠在古丘。
梅花春不发,碧血满枝头。
往者江南北,谁分上相忧。
自从开四镇,不复问中州。
精爽凭飞将,衣冠在古丘。
梅花春不发,碧血满枝头。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梅花岭吊史相国墓》。诗中通过对梅花岭上史相国墓的追思与凭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往者江南北,谁分上相忧”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过去历史的追忆,暗示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接着,“自从开四镇,不复问中州”两句,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反映了国家版图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格局的变化,暗含了对国家统一与分裂的深刻思考。
“精爽凭飞将,衣冠在古丘”则转向对史相国的个人品质与功绩的赞美,通过“精爽”与“飞将”的比喻,展现了其英勇与智慧;“衣冠在古丘”则描绘了其墓地的景象,寄托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
最后,“梅花春不发,碧血满枝头”两句,以梅花作为象征,寓意着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梅花般坚韧不屈,即使在春天也不再绽放,却在枝头留下了“碧血”,即英雄的鲜血与精神永存。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天气困人时节,寒轻暖浅,烟袅云流。
十里春风消瘦,酒殢花忧。
倚横栏、断魂难续,问锦带、春去谁留。
锁闲愁,重门昼永,花落庭幽。风流。
凝妆挈伴,寻香拾翠,何处堪游。
一片闲情,无端都上两眉头。
恨庭花、飞成黯黯,随去蝶、梦冷悠悠。
纵休休,韶华易老,好景难酬。
世转无穷境,人生有收束。
老寻湖上庐,沧桑了无触。
一篱分割据,图史罗百族。
借君寒菜畦,画此井田局。
我自娱寂寞,君还课耕读。
童稚禀礼法,山水含亲睦。
晨炊松柏香,书声过墙屋。
日脚淡厨烟,饭熟书还熟。
此是承平声,念之泪盈掬。
汶汶五十年,旧梦今可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