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琶牙板,数词家名手。柳腻苏豪孰兼有。
豁双眸、舅氏乐圃词钞,真莫怪、脍炙骚坛人口。
慈亲题语在,记得年时,曾向妆台课停绣。
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
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
铜琶牙板,数词家名手。柳腻苏豪孰兼有。
豁双眸、舅氏乐圃词钞,真莫怪、脍炙骚坛人口。
慈亲题语在,记得年时,曾向妆台课停绣。
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
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
此词以深情厚谊,敬题于张荫嘉母舅的《乐圃词钞》之后,展现了一位才女对长辈作品的深切赞赏与缅怀。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情感表达,将对词集的赞美与对先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
“铜琶牙板”开篇即以音乐形象引入,喻指词作的高超技艺与动人之处,仿佛铜琶激昂,牙板清脆,引人入胜。接下来,“数词家名手”则直接点明了词集的作者张荫嘉在词坛的地位,是众多词家中的一位佼佼者。
“柳腻苏豪孰兼有”一句,巧妙地将柳永与苏轼两位宋代词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张荫嘉词风兼备柳永的柔美与苏轼的豪放的赞誉。通过“豁双眸”、“乐圃词钞”、“脍炙骚坛人口”等词语,进一步强调了词集内容的丰富与艺术感染力,以及在文坛上的广泛影响。
“慈亲题语在,记得年时,曾向妆台课停绣”这一段,通过回忆与母亲共同学习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角色与贡献。这里的“停绣”不仅指缝纫活动的暂停,也暗含了对文学创作与家庭生活之间平衡的思考。
“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则直接抒发了对词集内容的欣赏之情,以及对已故作者的哀思。词中以“珠玑”形容词作的珍贵与美好,而“击节”则展现了读者对作品的共鸣与赞叹。最后,“泪沾红袖”则以细节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作品的感动,也有对逝者的怀念。
“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则是对张荫嘉作品中蕴含的美好愿望与情感的延续,希望其作品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甚至能为逝去的亲人带来安慰与慰藉。整首词在赞美与缅怀中,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对亲情的珍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南山美人清且豪,种田读书霜二毛。
有才不解取爵禄,无辱只愿居蓬蒿。
寻常手持快刀子,剪断鹅溪千尺水。
中山兔颖利如锥,碧绿殷黄口中舐。
松醪半酣诗兴发,净几高窗恣挥拓。
千山万山心法奇,大幅小幅目光割。
金瓶牡丹世所宜,尔画恅愺无人知。
君不见大痴水墨近为宝,铁网珊瑚须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