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都资盗,方知信史难。
逃名宁得已,吞泪几曾乾。
鼠殉终无觉,鸲跦且未安。
临筵愧先志,虽暑亦生寒。
忠孝都资盗,方知信史难。
逃名宁得已,吞泪几曾乾。
鼠殉终无觉,鸲跦且未安。
临筵愧先志,虽暑亦生寒。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毅所作的《中元祭后感书(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忠诚与孝道被误解和扭曲的感慨,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追求忠孝也可能被人利用,从而质疑历史的真实可信。诗人通过"逃名宁得已"表达对名誉逃避的无奈,"吞泪几曾乾"则揭示了内心的苦涩与坚韧。"鼠殉终无觉"暗指小人物的牺牲往往不被察觉,"鸲跦且未安"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不安与困惑。最后,诗人面对宴席,因未能实现先人的遗志而感到惭愧,即使天气炎热,内心也充满寒意,反映出深深的忧虑和责任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沉反思。
云迷越岫,枫冷吴江,天香忽到人寰。
满额涂黄,别更一种施丹。
天教素秋独步,笑同时、霜菊秋兰。
最好处,向水阶月地,把酒相看。
应有骚人雅韵,将胆瓶筠管,簇向屏山。
野店云房,争待结屋中间。
无奈猖狂老子,架巢卧、风露清闲。
待早晚,约_娥、同住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