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生各自意,未有一般般。
名利贪嗔贼,愚迷道路宽。
避烦如雨散,清静入云端。
善想因缘理,经穷子细看。
群生各自意,未有一般般。
名利贪嗔贼,愚迷道路宽。
避烦如雨散,清静入云端。
善想因缘理,经穷子细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所作,名为《逍遥咏(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诗篇。
“群生各自意,未有一般般。”这一句表明每个人的志趣和追求都不尽相同,没有绝对的统一标准。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多样性的认知,也反映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名利贪嗔贼,愚迷道路宽。”诗中的“名利贪嗔贼”指的是世间的一些不良情绪,如追求名誉、财富、贪婪、愤怒等,这些都是束缚人心的枷锁。而“愚迷道路宽”则意味着人们对于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持有宽容态度,甚至乐于沉浸其中。
“避烦如雨散,清静入云端。”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的喧嚣,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如雨散”形象地表达了烦恼纷扰的无处不在,而“避烦”则是诗人的愿望。诗中的“清静入云端”展示了一种达到心灵深处平和宁静状态的追求。
“善想因缘理,经穷子细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中“因缘”概念的思考。“因缘”指的是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根本原因。诗人提倡通过深入探究这些原理来获得智慧。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于世间纷争的超脱态度,也表达了一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这不仅反映出赵炅个人的人生哲学,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