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婵娟。冰壶净,蓝田暖日生烟。
玉山凤叫,难觅巧匠雕镌。
点笔休烦吴道子,白描合笑李龙眠。最天然。
是观自在,参大乘禅。
谁知庄严色相,共只园象树,劫换华鬘。
海南千叶,珠座示现无边。
群生魔难共忏,有万朵红莲礼白莲。
无明境,证涅槃三昧,金石同坚。
水月婵娟。冰壶净,蓝田暖日生烟。
玉山凤叫,难觅巧匠雕镌。
点笔休烦吴道子,白描合笑李龙眠。最天然。
是观自在,参大乘禅。
谁知庄严色相,共只园象树,劫换华鬘。
海南千叶,珠座示现无边。
群生魔难共忏,有万朵红莲礼白莲。
无明境,证涅槃三昧,金石同坚。
这首词以"水月婵娟"起笔,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如同冰壶中的月影,洁净无瑕,又如蓝田暖阳下的烟雾,朦胧而温暖。接下来,作者将视线转向广利寺的白玉大士像,赞美其雕刻工艺之精妙,即使吴道子这样的大师也难以企及,李龙眠的白描手法在此也显得逊色。词人强调大士像的自然之美,认为其本身就是观自在的象征,蕴含着深邃的大乘禅意。
随后,词人进一步深化对大士庄严色相的理解,将其与只园象树和劫换华鬘的佛教故事相联系,表达出超越世俗变迁的永恒。白玉大士像如南海千叶宝珠,展现无尽的慈悲与智慧。众生在面对苦难时,一同向她礼拜,象征着共同的修行与解脱。
最后,词人描述了在大士像前的修行,万朵红莲围绕白莲,象征着众生成就涅槃的决心,金石般的坚定信念。整首词以对广利寺白玉大士像的赞美和对其佛法力量的感悟为线索,展现了词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铜驼铜驼何壮哉,是谁铸尔负重致远之奇才。
三十六宫五云里,金光射日天门开。
千官出入多如雨,荣顾纷纷何足数。
老夫无眼识英雄,圣主明王一今古。
索靖真天人,洞见皆天真。
海波尚变桑田土,武陵独驻桃花春。
昔人避世向金马,至今大笑千载下。
达士何须叹铜驼,柏梁废址今巍峨。
木阑为楫沙棠舟,翩然荡漾从夷犹。
其中家具载何物,缥帙万卷金丹百斛装两头。
东林旧有回公约,散金收书仍畜药。
药期济世书名家,葫芦不挂袖里无青蛇。
有时齁鼾浪花里,黄粱一枕邯郸市。
忘机狎鸥鸥不猜,长鸣飞鹤横江来。
吾伊有声出金石,抽添有误传金台。
君不见白玉堂黄金屋,身后空名真一粟。
又不见赤松子丹丘生,眼底直视无三彭。
舟中书药无尽藏,明月行天风破浪。
何当更著水曹郎,风流来往苕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