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途中》
《春日途中》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古风

诗书学郎风骚客,奚奴控马黄尘陌。

颓阳半岭促归鸦,断云无意横山碧。

树头白塔孤城小,东风几度行人老。

夹路桃花春雨馀,落红万点无人扫。

(0)
翻译
学者书生兼诗人,仆童驾驭马匹穿行黄土道。
夕阳斜照半山岭,驱赶乌鸦急归巢,片片浮云漫不经心地横过青翠山峦。
孤独的小城上空,白塔独立,东风吹过多次,行人的岁月已老。
路边桃花雨后娇艳,落花无数却无人收拾。
注释
风骚客:指诗人或才子。
奚奴:古代对仆童的称呼。
黄尘陌:形容尘土飞扬的道路。
颓阳:落日。
归鸦:归巢的乌鸦。
断云:零散的云朵。
横山碧:横跨山峰的碧色天空。
孤城:孤立的城市。
东风:春风。
行人:路上的行人。
夹路桃花:道路两旁的桃花。
春雨馀:春天雨水过后。
落红万点:无数掉落的花瓣。
无人扫:没有人清扫。
鉴赏

诗中的“学郎风骚客”描绘了一位书生在风中行走的场景,形象鲜明。“奚奴控马黄尘陌”则展示了道路上的繁忙与尘土飞扬,奚奴通常指的是北方民族,控制着马匹,这里可能是对异族入侵的描述。

“颓阳半岭促归鸦”中,“颓阳”指夕阳西下,给人以时日不再的感慨。半岭之上,乌鸦催促着行者归去,增添了一种迫切和孤独的情怀。

“断云无意横山碧”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中“断云”指的是天边的云彩被山峦所截断,“横山碧”则描绘了山的绿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树头白塔孤城小”这一句通过对高塔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一种寂寞与孤独。树梢上的白塔,是一幅边塞图景,孤城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偏远和萧瑟。

“东风几度行人老”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东风,不知吹过了多少次,而行者却在这过程中渐渐地老去,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无情的叹息。

最后,“夹路桃花春雨馀”和“落红万点无人扫”,则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桃花随着春雨而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而落红如织,却无人去扫拢,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生机勃勃却又带有几分寂寞的春日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行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边塞孤独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和邠老郎官湖怀古五首·其二

白也遭时网,临年放夜郎。

何妨去物远,当道横豺狼。

(0)

变竹枝词九首·其七

胜概今犹昨,层楼栖燕雀。

但闻歌竹枝,不见乘黄鹤。

(0)

南剑州

化成丹碧出鳌头,独占闽川最上游。

两剑合来灵一境,双流分处带三州。

(0)

赴德秀海棠之集

穿山复履塍,忽望翠林杳。

渐近一崦环,茅檐净而小。

赴君鸡黍约,仍被酒壶绕。

烂烂庭下花,迎予遍开了。

谁将淡燕脂,染雪团枝袅。

枯棋忘胜负,响铁听窈眇。

烦襟浣一笑,至乐如此少。

爱君富才艺,守约自强矫。

诸子如松筠,意气在云表。

幸是田舍邻,不作离别悄。

(0)

简彦达

别来鱼雁半浮湛,一日掀杯酒便深。

照水颜容皆欲老,荫门槐竹尽成阴。

驱山塞海成何事,饭糗羹藜只此心。

但愿岁丰人共乐,扶筇有兴即相寻。

(0)

和孙奇父

揽辔丹青久更恬,挂冠高处静尤厌。

情田不是年年熟,世味安能种种廉。

虎鼠乘时争用舍,鸢鱼适意自飞潜。

也应及取仙舟下,同向南山看水帘。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