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向云中望,今徒云外跻。
瞰馀三晋小,凭处万峰低。
化国多神迹,雕楹焕宝题。
勋华是峰并,不敢道思齐。
昨向云中望,今徒云外跻。
瞰馀三晋小,凭处万峰低。
化国多神迹,雕楹焕宝题。
勋华是峰并,不敢道思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与感受。首句“昨向云中望,今徒云外跻”以对比手法,表达了从昨日遥望云中到今日身临其境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瞰馀三晋小,凭处万峰低”两句,通过俯瞰与凭高远眺的视角,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立足高处,视野开阔的豪情。
“化国多神迹,雕楹焕宝题”则转向对脚下土地的赞美,这里的“化国”可能指的是文明发达之地,诗人认为这片土地充满了神奇的景象和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雕楹”(雕饰华丽的柱子)和“宝题”(珍贵的题字)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的繁荣与历史的积淀。
最后,“勋华是峰并,不敢道思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功绩的敬仰与自谦的态度。这里“勋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辉煌成就,诗人表示自己虽有幸站在此地,但不敢妄言与这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体现了谦逊的品格和对先贤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也体现了其谦逊的品质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