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霭春霁,野水浸平沙。
山脊浮云合,岩腰细路斜。
携琴向江寺,沽酒到渔家。
归去幽居晚,山童埽落花。
乔木霭春霁,野水浸平沙。
山脊浮云合,岩腰细路斜。
携琴向江寺,沽酒到渔家。
归去幽居晚,山童埽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乔木霭春霁,野水浸平沙”以乔木在春雨后的朦胧景象和野水映照平沙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山脊浮云合,岩腰细路斜”两句,通过山脊上云雾的汇聚与岩石间蜿蜒的小径,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携琴向江寺,沽酒到渔家”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他带着琴前往江边的寺庙,又到渔人之家买酒,这样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最后,“归去幽居晚,山童埽落花”一句,以日暮时分诗人返回其隐居之所,山童正在清扫落花的情景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自然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整个画面显得和谐而宁静,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