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当时只道鹤林仙,解遣秋光发杜鹃。

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蘖放春妍。

(0)
注释
当时:当初。
鹤林仙:指超凡脱俗的隐士。
解遣:能够驱散或引发。
秋光:秋天的景色。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凉,常象征悲苦。
回:反转,这里指改变。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力量。
直教:竟然使。
霜蘖:霜后的嫩芽,比喻初生的事物。
放春妍:展现春天的美丽。
翻译
当初只以为鹤林中的仙人
能唤起秋天的景色使杜鹃花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诗中通过描绘冬日牡丹盛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生命力强大的感慨。

“当时只道鹤林仙”,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仙境——鹤林山,以此来形容牡丹之美,仿佛是仙界中才有的奇花异草。诗人在此刻,只认为这牡丹就是那传说中的仙花。

“解遣秋光发杜鹃”,牡丹在冬日里绽放,它不受季节的限制,独自开放,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两句表达了牡丹超越常规、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谁信诗能回造化”,这里诗人提出一个疑问,谁会相信诗歌竟然能够改变自然界的法则?

“直教霜蘖放春妍”,然而,这些冬日里的牡丹却直接以其盛开的情况,向世间展示了它们如同春天一般的美丽。这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日牡丹的奇特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越时节、挑战自然规律的生机与美好,以及诗歌本身所蕴含的力量。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二月三日幸南海子

庆节难辞宴赏频,诘戎欲示远徕人。

櫜鞬御马非从鹿,帕帻趋涂仰集鳞。

信宿言旋宁玩日,群生资养惜当春。

武成犹此不忘武,王国声灵被海垠。

(0)

灵岩杂咏三叠沈德潜韵·其七采香径

句践行九术,伐吴机早露。

施旦入吴都,体不胜纨素。

采香供靓妆,麝风散花雾。

那虑越兵来,惟愁日易暮。

(0)

三依皇祖南巡过济南诗韵

百里桑麻率有城,无非保障廑民生。

与吾共者二千石,慢尔徒称天下平。

潦后尚嗟沟壑转,春来那见室家盈。

巡方惠政循前揆,讵为华不翠色横。

(0)

紫泉行宫十咏·其四舫室

飞凫不系镜湖涯,似效昆明石舫为。

好恶毫釐可弗慎,未斯安处早惭斯。

(0)

题惠山园八景叠旧作韵·其一载时堂

满拟周公禾号书,迩来愁惹得霖馀。

偷閒快霁聊消闷,那学匡床昼寝予。

(0)

及旬喜快霁,半夜雨何碍。

檐溜摐入听,床簟清可爱。

婪热将尽驱,晚荞泽倍逮。

今岁实厚幸,如愿天恩赉。

亨顺易骄矜,谦惧吾敢懈。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