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同感叹》
《大同感叹》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杀气满天地,日月难为光。

嗟尔苦寒子,结发在战场。

为谁饥与渴,葛屦践严霜。

朝辞大同城,暮宿青燐傍。

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

膏血溢槽中,马饮毛生光。

鞍上一红颜,琵琶声惨伤。

肌肉苦无多,何以充君粮。

踟蹰赴刀俎,自惜凝脂香。

(0)
鉴赏

这首诗《大同感叹》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边疆地区战争的残酷景象。诗中的“杀气满天地,日月难为光”开篇即渲染出一种压抑、血腥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战争的阴霾笼罩,连日月的光辉都难以穿透。

接着,“嗟尔苦寒子,结发在战场”,诗人以同情的口吻描述了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士兵们,他们远离家乡,承受着寒冷与危险,只为保卫国家和人民。诗人通过“为谁饥与渴,葛屦践严霜”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战士们的艰苦生活,他们在饥饿和寒冷中挣扎,穿着草鞋踏过严霜覆盖的土地。

“朝辞大同城,暮宿青燐傍”描绘了战士们行军的艰辛,从早晨离开大同城,到夜晚只能在青燐(可能是指野外的火堆)旁休息,暗示了他们生活的不稳定和对和平的渴望。

“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揭示了边疆地区的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统治,将人命视若草芥,与前文的战争场景相呼应,展现了战争与暴政带来的双重苦难。

“膏血溢槽中,马饮毛生光”通过描绘战马饮水时毛发反射出的光芒,间接表现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马儿的生存环境同样恶劣,它们也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鞍上一红颜,琵琶声惨伤”则将视角转向了战场上的女性,她们或许是在等待亲人归来,或许已经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琵琶的哀怨之声反映了她们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最后,“肌肉苦无多,何以充君粮”表达了战士们身体的极度虚弱,无法提供足够的体力来支撑战斗,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战争无情本质的深刻揭露。

“踟蹰赴刀俎,自惜凝脂香”则是对战士们即将面对死亡的恐惧与不舍,他们珍惜自己仅存的生命,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对自己美好的回忆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牺牲,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情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赋梅杖·其四

伐竹为筇共我长,不烦绳削自然方。

端形祗是生来少,直节谁怜老干刚。

拄过苍苔窥鸟迹,踏残黄叶出羊肠。

此君尽力扶衰朽,一日平安不可忘。

(0)

寄刘兰雪

故人出处本随缘,近日清修拟学禅。

爱子早承兵印重,在家先许佛灯传。

长空澹澹云俱尽,清夜沈沈月正圆。

我亦东林同社客,灰心世事了残年。

(0)

寄毛伯善

狂药勿相依,平生变是非。

大呼将蹈刃,急走不披衣。

学仕斯难信,思亲或欲归。

慇勤提耳诲,莫与圣贤违。

(0)

蓝涧杂诗五首·其二

碧草云连屋,黄山暮入帘。

养生思橘井,曝背恋茅檐。

雪为观书积,泉因洗药添。

懒从閒转甚,贫与病相兼。

(0)

挽赵子将三首·其三

短棹浮沧海,清诗满翰林。

幽人中夜泣,壮士百年心。

白日人间尽,黄泉地下深。

秋风歌楚些,山雨应猿吟。

(0)

悼亡呈敬义叔

寂寞凝尘落暗帘,绮窗秋锁月纤纤。

红销莲粉双遗袜,绿委菱香半掩奁。

弦断鸾筝胶拟续,针閒凤绣唾还黏。

最怜稚子黄昏候,拜罢灵前短烛添。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