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无三策报明昌,漫彻金莲到玉堂。
抚己岂堪陈亮并,知人空被帝尧光。
两生欲出须周礼,千载曾经笑楚狂。
温饱平生非所愿,君臣今日系纲常。
愧无三策报明昌,漫彻金莲到玉堂。
抚己岂堪陈亮并,知人空被帝尧光。
两生欲出须周礼,千载曾经笑楚狂。
温饱平生非所愿,君臣今日系纲常。
这首《初登第》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作品,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身才能与社会地位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愧无三策报明昌”,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能够提出对国家有益的三大策略,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我审视和谦逊态度。接着,“漫彻金莲到玉堂”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照亮殿堂的金莲,虽有才华却未能真正施展,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抚己岂堪陈亮并,知人空被帝尧光。”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难以与陈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同时感叹自己虽然被帝王所赏识,但实际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两生欲出须周礼,千载曾经笑楚狂。”这里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环境的期待,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下,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同时也暗讽了历史上那些不遵循礼制而最终失败的例子,如楚狂般的狂放不羁。
最后,“温饱平生非所愿,君臣今日系纲常。”诗人表明自己的志向并非仅仅追求物质的温饱,而是更看重君臣之间的纲常伦理,即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综上所述,《初登第》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与社会地位关系的反思,也反映了其对于人才成长环境、道德伦理以及理想社会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革心舞干羽,革面血标杵。
汉武勤远略,八荒无宁处。
郊祀歌天马,祖祢诧宫吕。
夺我燕支山,庸有利乎女。
夜郎贾蒟酱,间使出深阻。
靡敝忧鬼神,四庙无余祜。
轮台下尺书,不者亡秦绪。
终汉无外扰,尚论所节取。
无德易以亡,圣言久沦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