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孱谢时耀,索居久荒芜。
顾兹升斗禄,遂与田园疏。
文墨互纷糺,舍馆若僧居。
斋中无馀物,草木盈前除。
缅怀桑梓遥,况与亲爱迂。
举头望飞云,清兴与之俱。
飘飘西南风,翼彼五云书。
岂惟比兼金,欲贶无琼琚。
抚运感离间,衔哀念先庐。
泉台未及封,旧业应翳如。
失路已窘步,孤生叹多虞。
仰惭南枝禽,俯愧同队鱼。
沉忧发已种,抚事心已痡。
裁诗重于邑,安得膏吾车。
衰孱谢时耀,索居久荒芜。
顾兹升斗禄,遂与田园疏。
文墨互纷糺,舍馆若僧居。
斋中无馀物,草木盈前除。
缅怀桑梓遥,况与亲爱迂。
举头望飞云,清兴与之俱。
飘飘西南风,翼彼五云书。
岂惟比兼金,欲贶无琼琚。
抚运感离间,衔哀念先庐。
泉台未及封,旧业应翳如。
失路已窘步,孤生叹多虞。
仰惭南枝禽,俯愧同队鱼。
沉忧发已种,抚事心已痡。
裁诗重于邑,安得膏吾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鸿的《酬外兄林大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句“衰孱谢时耀,索居久荒芜”描绘了诗人因年老体弱而远离尘嚣,独居已久,生活荒凉的景象。接着,“顾兹升斗禄,遂与田园疏”写出了诗人虽然有微薄的俸禄,却因忙于公务,与田园渐行渐远,无法享受田园生活的无奈。
“文墨互纷糺,舍馆若僧居”则描述了诗人在繁忙的政务中,如同僧人一般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忙碌和纷扰。“斋中无馀物,草木盈前除”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简陋和生活的单调。
“缅怀桑梓遥,况与亲爱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举头望飞云,清兴与之俱”则展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飘飘西南风,翼彼五云书”运用比喻手法,将西南风比作翅膀,希望它能带着诗人的思念和祝福,传递给远方的亲人。“岂惟比兼金,欲贶无琼琚”表达了诗人虽物质贫乏,但心意深厚,想要给予亲人最好的祝福。
“抚运感离间,衔哀念先庐”流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泉台未及封,旧业应翳如”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对家族事业可能衰败的担忧。
“失路已窘步,孤生叹多虞”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孤独。“仰惭南枝禽,俯愧同队鱼”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责和对他人幸福的羡慕。“沉忧发已种,抚事心已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愁和对往事的深深反思。
最后,“裁诗重于邑,安得膏吾车”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又感叹自己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怀念,还有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上无三瓦舍,下没一犁田。水云真活计、且随缘。
街前展手,化个有缘前。
独步归来晚,万里晴空,卧听虎啸啼猿。
趣闲闲、真乐无边。一派滚灵泉。
鼎中真火降、永凝铅。虎龙蟠绕,真秀结根源。
默默无为坐,独守孤峰,一轮明月流灭。
自古愚贤,日月轮催,尽沉下泉。
叹张陈义断,因名利恣,奢华后主,破坏家园。
楚庙江边,汉陵原畔,势尽还空皆亦然。
英雄辈,尽遗留坏冢,衰草绵绵。呜呼往事堪怜。
染虚幻浮华逐逝沿。
又争如省悟,尘劳梦趣,贫闲归素,保炼丹田。
越过轮回,超升苦海,直上清凉般若船。
逍遥岸,会玄明琼路,同访桃源。
欲修无上菩提,便合下手须头段。
莫令带水,拖泥土粘,□些儿萦绊。
生死明来,也全无在,自家决断。
把凡胎浊骨,烟霞路上,轻轻渐,都抽换。
步步清凉彼岸。趣闲闲、忘机休算。
烟消火灭,冰凝玉结,长生侣伴。
自得真空,妙玄因作,无人我观。
待丹成九转,重阳再会,游蓬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