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开秋宴,更衣坐晚凉。
云霄降帝子,词赋接仙郎。
月写蛾眉色,风传玉佩香。
惭君有妍唱,欲报不成章。
秉烛开秋宴,更衣坐晚凉。
云霄降帝子,词赋接仙郎。
月写蛾眉色,风传玉佩香。
惭君有妍唱,欲报不成章。
此诗描绘了一场秋夜之宴,主人以烛光开宴,宾客更衣后在晚凉中就座。宴会上,仿佛天上的帝子降临,与文采飞扬的仙郎交流词赋。月光映照出女子的眉眼,微风吹来,似乎能闻到玉佩的香气。诗人自谦,面对如此雅致的唱和,自己难以回应,表达了对宴会高雅氛围的赞叹以及对友人才华的钦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风雅与和谐。
好诗无音律,至文难言说。
学之无他术,先要心路绝。
兀坐送清昼,万事付一拙。
如是三十年,大巧自发越。
万象赴陶冶,百怪乞提挈。
兴来忽运笔,妙处无前哲。
古来翰墨士,外此别无诀。
明也江南来,俊气方烈烈。
乘潮观海门,入越探禹穴。
须从言外参,莫向纸上窃。
此方吾必秘,为子轻漏泄。
慎勿语俗子,只可自怡悦。
郭家墓田土花碧,轮菌紫芝大盈尺。
淋浪雨泪种得成,不识春风生长力。
晴云练练依遥岑,霁月烱烱悬崖阴。
苦心实竹谁赏识,青山重叠黄泉深。
两翁落笔九天上,发煇潜德光千丈。
此卷长留天地间,灵芝万古常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