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曾看隐石渠,幽情终自反班庐。
门前爱树因栽柳,郭外疏泉学养鱼。
谈笑每从林叟晤,浮沈翻混野人居。
年来尺素长相忆,莫作嵇康不寄书。
避世曾看隐石渠,幽情终自反班庐。
门前爱树因栽柳,郭外疏泉学养鱼。
谈笑每从林叟晤,浮沈翻混野人居。
年来尺素长相忆,莫作嵇康不寄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首联“避世曾看隐石渠,幽情终自反班庐”表达了诗人曾经在石渠边寻求避世的宁静,内心深处始终追求着隐居的乐趣。接着,“门前爱树因栽柳,郭外疏泉学养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亲手栽种柳树,学习在城郊疏浚泉水,养鱼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谈笑每从林叟晤,浮沈翻混野人居”则描绘了诗人与山林中的老者交谈,无论生活如何起伏,都融入了乡村居民的日常,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最后,“年来尺素长相忆,莫作嵇康不寄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不要像嵇康那样,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保持书信的往来,传递友情的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自从风影报仙舲,只道沙湾动客星。
望里日穷千顷碧,意中时见数峰青。
因占宝气寻江渚,得引鸿函出洞庭。
五载梦魂如乍醒,好期秋雨话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