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雁》
《闻雁》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古风

旅雁乘风翱,薄暮声嘹呖。

寒云暝前途,营营双倦翼。

问之何从来,远自沙塞北。

尔性固随阳,尔心乃谋食。

原田有稻粱,亦复多矰弋。

空阔蓼花滩,胡不暂栖息。

(0)
鉴赏

这首《闻雁》由明代诗人谢迁所作,通过对旅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旅雁乘风翱”,描绘了雁群在风中翱翔的景象,展现出雁群的自由与壮美。接着,“薄暮声嘹呖”一句,通过描写雁群在傍晚时分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雁群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的疲惫与孤独。

“寒云瞑前途,营营双倦翼”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雁群在寒冷的云层中寻找归宿的情景。雁群的翅膀在空中轻轻拍打,显得既疲惫又坚定。这里不仅描绘了雁群的外在形象,也隐含了诗人对旅人的同情与理解。

“问之何从来,远自沙塞北”两句,以雁群的来历为引子,表达了对远方与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雁群从遥远的北方而来,象征着人们对于远方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尔性固随阳,尔心乃谋食”两句,揭示了雁群迁徙的内在动力——对温暖阳光的追求与生存的本能需求。这不仅是对雁群行为的解释,也是对人类社会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适应环境变化本质的隐喻。

“原田有稻粱,亦复多矰弋”两句,通过描述田野中的稻谷与猎人的陷阱,反映了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残酷一面。这不仅是对雁群所面临的生存挑战的描绘,也是对人类社会中生存斗争的隐喻。

最后,“空阔蓼花滩,胡不暂栖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雁群暂时停歇的渴望,以及对和谐共生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片广阔的蓼花滩上,雁群可以暂时放下疲惫,享受片刻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群的迁徙之旅,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十十月

鸳鸯瓦冷霜华薄,剪剪轻寒透罗幕。

银缸吐花凝幽光,击钟挝鼓饮华堂。

万籁沉沉夜方永,玉兔无声堕寒影,酒阑人散笙歌静。

(0)

赠阎舍人赴阁

折桂曾闻到郤林,十年灯火惜分阴。

未将舟楫江湖用,尽沐钧天雨露深。

鸳鹭簉班琼作佩,谋谟协赞铁为心。

只今四海文同轨,笑我无能雪满簪。

(0)

饯何子海先生北上

折柳溪桥日正长,百年吾道任行藏。

水边楼阁眠鸥鹭,天上亭台集凤凰。

别盏暖斟松柏叶,仙风清洒芰荷裳。

明朝只有楼堪倚,十二阑干海树苍。

(0)

古贤图为谭生廷训题四首·其二王猷访戴

剡曲溪头近若何,扁舟风雪夜相过。

象城亦有知音者,几度停云兴更多。

(0)

寄诸弟二首·其一

几年书剑笑从军,多少征鸿入塞云。

惟有故园音信杳,别来时复念离群。

(0)

送李生麟会试

圣朝养士重贤才,白首惟予说草莱。

他日归来如访问,芦花明月钓鱼台。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