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

明日死生犹未必,将何缠裹过秋冬。

(0)
翻译
砍光了桑树林,枣树也砍光,柴火卖了还不够买饭。
明天生死都难以预料,拿什么度过这秋冬的艰难时光。
注释
桑林:指种植桑树的树林,用来养蚕。
枣林:指枣树成片的地方。
空:形容被砍伐一空。
卖得:卖出得到。
柴钱:卖柴所得的钱。
饭不充:不足以买足够的食物。
明日:明天。
死生:生死。
犹未必:还不一定。
将何:拿什么。
缠裹:度过。
过:度过。
秋冬:秋冬季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贫困与无奈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表明农人已经把所有可以当作柴火的树木都砍伐完了,却只能换取微不足道的银钱,更谈不上丰盛的饮食。这里,“桑林”和“枣林”象征着农家常见的景象,但在这却成为了贫穷的写照。

第三句“明日死生犹未必”,则是对未来命运的茫然与不确定性表达,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这个“犹未必”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艰辛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将何缠裹过秋冬”,则是在问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这里,“将何缠裹”表达了一种无计可施的心情,而“过秋冬”又增加了时间上的压迫感,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焦虑。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困境的刻画,展现了底层人民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双重压力下的艰难处境。同时,这种写法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命运深切同情的立场。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易水道中答谢在杭

翩翩击筑共游燕,慷慨行歌易水边。

九曲河流看似带,三春杨柳折为鞭。

诗成马上无须草,酒买垆头不论钱。

此去长安应咫尺,与君同赋帝京篇。

(0)

鹅湖晚行

一径入莓苔,前峰夕照催。

饥乌绕树去,乳犊出林来。

山色自然秀,野花无意开。

村村足幽趣,差得少迟回。

(0)

题陈幼孺招隐楼·其一

丛桂许谁攀,经年不闭关。

池平吞月浅,林静受云閒。

草色春愁外,禽声午梦间。

开窗岚翠满,疑对八公山。

(0)

题画菊赠黄博士印坤

南山相对处,篱下有馀芳。

开向三秋晚,餐来五内香。

叶同颜不老,花与发俱黄。

岁岁金风起,披图一荐觞。

(0)

别陈惟秦

劳歌君莫吟,吟即泪沾襟。

若比前年别,此情应更深。

梦能知道路,交只恋山林。

何处还相忆,天涯一片心。

(0)

送郑承武之东鲁·其二

惜别意何长,莺声满夕阳。

残碑问邹峄,遗殿吊灵光。

下马多新店,逢人少故乡。

归期须及早,莫待寄衣裳。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