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
明日死生犹未必,将何缠裹过秋冬。
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
明日死生犹未必,将何缠裹过秋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贫困与无奈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表明农人已经把所有可以当作柴火的树木都砍伐完了,却只能换取微不足道的银钱,更谈不上丰盛的饮食。这里,“桑林”和“枣林”象征着农家常见的景象,但在这却成为了贫穷的写照。
第三句“明日死生犹未必”,则是对未来命运的茫然与不确定性表达,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这个“犹未必”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艰辛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将何缠裹过秋冬”,则是在问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这里,“将何缠裹”表达了一种无计可施的心情,而“过秋冬”又增加了时间上的压迫感,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焦虑。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困境的刻画,展现了底层人民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双重压力下的艰难处境。同时,这种写法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命运深切同情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