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逢午日,走马上南台。
雨过涛声急,云晴黛色开。
首阳时仰止,古寺暂徘徊。
亦有登临者,相将艾酒来。
客中逢午日,走马上南台。
雨过涛声急,云晴黛色开。
首阳时仰止,古寺暂徘徊。
亦有登临者,相将艾酒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期间,于南台寺登高远眺的场景。首句“客中逢午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即在端午节这一天,作者身处异乡,却意外地登上了南台寺。接着,“走马上南台”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作者急于登高的急切心情。
“雨过涛声急,云晴黛色开”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雨后的涛声和云开见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壮阔的氛围。雨后的涛声显得更加急促,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云开之后,山色如黛,展现出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美。
“首阳时仰止,古寺暂徘徊”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自然的敬畏之情。首阳山是古代贤士伯夷、叔齐隐居之地,此处暗喻作者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古寺则是作者短暂驻足、思考人生的地方,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亦有登临者,相将艾酒来”一句,描绘了其他游客也来到此地,一同享受节日的乐趣,共享艾酒,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邗沟别清扬,十稔限南北。
羁游多面交,从谁吐心臆。
初筵群玉府,香誉蔼区域。
如何窾言加,进寸辄退尺。
归来赋郊居,邀客赏冰霓。
青云一蹙易,斜飞要游历。
水镜岂无人,瑾瑜固易识。
君子有常道,要不失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