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尝独往,送君还念兹。
湖山远近色,昏旦烟霞时。
子好谢公迹,常吟孤屿诗。
果乘扁舟去,若与白鸥期。
野趣及春好,客游欣此辞。
入云投馆僻,采碧过帆迟。
江上日回首,琴中劳别思。
春鸿刷归翼,一寄杜蘅枝。
水国尝独往,送君还念兹。
湖山远近色,昏旦烟霞时。
子好谢公迹,常吟孤屿诗。
果乘扁舟去,若与白鸥期。
野趣及春好,客游欣此辞。
入云投馆僻,采碧过帆迟。
江上日回首,琴中劳别思。
春鸿刷归翼,一寄杜蘅枝。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别离时的愁绪和自然景色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忆念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以亲切的口吻送君远行,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淡泊。
"水国尝独往,送君还念兹。"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别离的情境,"水国"可能指的是一个由水域环绕的地方,而"尝独往"则是诗人亲自到水边为朋友送行的行为。"送君还念兹"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 "湖山远近色,昏旦烟霞时。" 描述了景色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流逝,给人以静谧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感觉。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了诗人的情感。
"子好谢公迹,常吟孤屿诗。" 这里提到的"子"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而"谢公"则是一位历史上的文学家,"常吟孤屿诗" 表明诗人喜欢吟诵谢公的诗,并且有着类似谢公那样的隐逸情怀。
"果乘扁舟去,若与白鸥期。"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离别时的情景,"果乘扁舟去" 是朋友乘坐简陋的小船离去的画面,而"若与白鸥期" 则是在比喻朋友如同那自由自在的白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
"野趣及春好,客游欣此辞。"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野趣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美好的享受和欣赏。"入云投馆僻,采碧过帆迟。" 则是诗人在描绘自己客居异乡时,对于远离尘嚣、寻找隐逸之所的情景。
"江上日回首,琴中劳别思。" 这两句通过对江景的回望和琴声中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不舍昧昧。
最后 "春鸿刷归翼,一寄杜蘅枝。" 中的"春鸿" 可能指的是春天的鸿鹄,即大雁,而"刷归翼" 则是在比喻诗人自己也像这些鸟儿一样,准备离开这个地方。"一寄杜蘅枝" 是诗人在别离之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树枝,希望通过这份心意传达给远方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四明美山水,我闻已多年。
八十二峰云,日夕带甬川。
中有季真宅,松竹凌苍烟。
高风与胜迹,万古光林泉。
明时有吕子,逸气何飘然。
虽在甬东住,未买甬东田。
朅来游海内,声诗盛流传。
山巾与野服,见者称贺仙。
将欲寻瑶草,孤踪寄八埏。
时人或未识,观我甬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