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蜀树蝉,含喝晚风前。
便把凄凉意,催成摇落天。
易惊惟远客,所得是流年。
空腹悲何事,繁于五十弦。
初闻蜀树蝉,含喝晚风前。
便把凄凉意,催成摇落天。
易惊惟远客,所得是流年。
空腹悲何事,繁于五十弦。
此诗描绘了秋天蝉鸣声中蕴含的凄凉意境,通过蜀树蝉鸣声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流年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初闻蜀树蝉,含喝晚风前"两句,设定了一种秋末时节的氛围,蜀树之蝉鸣响在晚风中显得尤为凄清。
接着"便把凄凉意,催成摇落天"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表达了一种秋思。蝉鸣声仿佛成了时间流逝、万物更新的宣告者。
"易惊惟远客,所得是流年"这两句中,“易惊”指的是容易被触动或惊醒,而“惟远客”则暗示了诗人自己可能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对于流年更为敏感。这里的“流年”一词,不仅是时间流逝,也包含了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最后"空腹悲何事,繁于五十弦"则通过对琴瑟之声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复杂。"空腹"并非字面上的饥饿,而是比喻内心的寂寞和悲凉。而“繁于五十弦”则将这种情感比作琴瑟中的无数音符,既丰富又错综,难以言表。
整首诗通过蝉鸣声这一自然现象,探讨了人生易逝、游子思念等主题,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
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冷淡琐窗烟雾,来清供、莞尔怡颜。
狂峰蝶,还须敛衽,何得傍高闲。
西山。
招隐处,寒云缭绕,流水回环。
念风前绰约,雪后清孱。
别是仙韵道标,应羞对、舞袖弓弯。
怀真赏,今宵归梦,一饷许跻攀。
花柳无多事,阴晴不必天。
急舂村外雨,并舍晚来烟。
白堕先春手,红妆最妙年。
庞翁虽不出,门巷得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