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恨未销,海风吹上浙江潮。
怒驱貔虎谁能敌?雄压鲲鲵不敢骄。
踏浪掀旗空远迓,临流捐袂若为招。
扁舟浩荡身先退,输与陶渔共采樵。
千古英雄恨未销,海风吹上浙江潮。
怒驱貔虎谁能敌?雄压鲲鲵不敢骄。
踏浪掀旗空远迓,临流捐袂若为招。
扁舟浩荡身先退,输与陶渔共采樵。
这首诗描绘了英雄豪情与自然壮丽的交融,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首句“千古英雄恨未销”开篇即点出主题,英雄们的遗憾与不甘在时间的长河中未曾消散,引人深思。接着,“海风吹上浙江潮”一句,以海风和潮水象征着英雄们的豪情与力量,仿佛能跨越时空,触动人心。
“怒驱貔虎谁能敌?”一句,将英雄比作勇猛的貔貅,表达了他们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战斗力,暗示即使是最强大的敌人也无法抵挡。紧接着,“雄压鲲鲵不敢骄”,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英雄的威严与不骄不躁的品质,显示了他们的崇高与谦逊。
“踏浪掀旗空远迓,临流捐袂若为招”,这两句描绘了英雄们面对挑战时的英勇姿态,即使是在遥远的远方迎战,也毫不畏惧;而在面对困难时,他们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如同放下衣袖般轻松。这种既英勇又洒脱的形象,让人感受到英雄的非凡魅力。
最后,“扁舟浩荡身先退,输与陶渔共采樵”,诗人以退为进,用扁舟代表英雄的隐退,与陶渊明、渔夫的生活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英雄最终选择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展现了英雄的豪情与智慧,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
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
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
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
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
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
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
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
一天春意,趁东皇幽赏,重飞端叶。
造物有心成伟观,来伴红蕖开彻。
桂魄初圆,梅腮全放,节物俱奇绝。
冷官门巷,望中北固楼堞。
遐想蓬底高人,拥衾无寐,九曲长增结。
我亦低窗翻蠹纸,失喜瑶花盈尺。
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
须君来此,脸纹相对生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