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冒虚名,蹉跎百不成。
无成真我学,倍觉去来轻。
少日冒虚名,蹉跎百不成。
无成真我学,倍觉去来轻。
这首诗是明代邹元标所作的《偶占七首》之六,通过诗人自述年轻时追求虚名而无所成就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自我学习的深刻反思。
首句“少日冒虚名”,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急于求成,追求表面名声的状态,却并未真正获得实质性的成就。次句“蹉跎百不成”,紧承上句,强调了这种追求虚名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接下来,“无成真我学”,转折点出现,诗人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并非在于外在的虚名,而在于内心的自我学习与提升。最后一句“倍觉去来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重新审视,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与流逝的不可逆转,更加珍惜当下,明白过去的得失已不再重要,未来的路才是需要更加专注和努力的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专注于内在的成长与学习,而非盲目追求外在的虚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