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七丁未沿檄过颖寿》
《水调歌头·其七丁未沿檄过颖寿》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隤。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0)
注释
骤雨:突然而来的雨。
把剑:手持剑。
咄咄:形容惊讶或责备声。
烟霾:烟尘和雾气。
橙黄:指秋季橙子成熟的黄色。
梅边:比喻寒冷的气候。
老子:诗人自谦,意指自己。
仆马:仆人和马匹。
虺隤:形容马疲弱无力。
飞鸢:风筝。
底事:为什么,何故。
孤鸿:孤独的大雁。
篱菊:篱笆边的菊花。
杜瓮:杜鹃鸟鸣叫时,古人常以酒瓮喻家酿之酒。
翻译
骤雨匆匆带来离别之色,我持剑渡过宽阔的淮河。
西风中满是惊奇的声音,却无法驱散弥漫的烟尘和雾霾。
正值橙子成熟的季节,却早早地带来了梅花般的寒冷,仿佛在催促着时光流逝。
我老矣,依然坚韧,但马儿疲惫不堪。感叹一生漂泊,身处异乡,几乎占据了半个世界。
曾经见过飞鸢坠落,为何此刻又再次出现。
回头望去,白云已不知所踪,只能目送孤独的大雁飞向远方,身影迟迟不愿离去。
篱笆边的菊花渐渐显出秋天的色彩,家中的酒瓮里新酿的酒正待品尝。
鉴赏

诗人以骤雨送行,渡长淮而把剑,表达出行的仓促与决绝。西风不仅带有咄咄怪事,更是吹不散烟霾,似乎预示着前路的迷雾与艰难。此时正值橙黄果实成熟之际,却早已有梅边天气的清冷,寒意相催,显示出季节的更迭和诗人内心的凛冽。老者尚顽耐,仆马苦虺隤,则是描绘出行路上的艰辛与不易。

叹息平生之旅途,身为客居,半天涯则是时间流转与生命短暂的感慨。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也是对命运轮回无常的感慨。

诗人在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之时,那去影为徘徊,便是在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抒发诗人对季节更迭与人事更新的感慨,以及对酒的寄托,借以忘却世间烦恼。

此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沉思,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0)

善哉行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0)

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0)

果克堂联

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

为善必果,勿以小而不为。

(0)

热河万壑松风殿联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

(0)

从军行

苦哉边地人,一岁三从军。

三子到敦煌,二子诣陇西。

五子远斗去,五妇皆怀身。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