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急切的求索与改变的心境,开篇即写“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表达了对远大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困顿的无奈。紧接着“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则显示了一种突破旧有束缚、展望未来可能性的乐观情绪。
诗中“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两句,描写了战乱或变故之下人们的惊慌失措和急遽离去的情景。接着“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则象征着在紧迫中寻找到珍贵事物,不愿错过任何机会。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苦难的记忆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诗人通过“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这两句,展现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则透露出一种在宴席欢聚中突然忆起往昔、对过去事件的迷惘和困惑。紧接着,“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一句,诗人自况如同孤独飞翔的鸟儿,却又希望得到像神鸟一样的救赎或改变。
末尾“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表达了对他人的关切和不愿再有战乱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换,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
皇天久不雨,一雨成岁功。
君心妙孚感,膏泽施无穷。
遂令封域内,禾黍咸芃芃。
物物皆滋润,幸兹和气同。
天道日以昭,君德日以隆。
至诚格上下,惠政敷西东。
舟车达四境,耕凿居三农。
太平臻盛治,民俗如豳风。
从今书大有,击壤歌时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