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情感画面。开篇“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两句,以旧时的河流比喻时间的流逝,同时赋予季节以清新洁净的特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两句,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使读者感受到广阔的空间和深远的意境。其中,“关山”常象征边塞与遥远,“河汉”则指长江与银河,这些意象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通达宇宙的境界。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两句,通过对农夫晚归时的歌声和孤城中传来的笛声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这里的“谷口”和“孤城”都营造出一种边远与寂寞的氛围,而“樵归唱”与“笛起愁”则是对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
最后,“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两句,通过描写夜晚河上的舟船和水上生活的忙碌,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无惧黑暗的情景。这里“巴童”可能指的是生活在巴蜀一带的人们,“浑不寝”则表明他们的生活习性与常人不同,而“半夜有行舟”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不安分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主人被谑如摧槁,空庭百匝愁颠倒。
抗颜也作花忠臣,摘叶披枝恐花恼。
贮君玉照金谷之堂,山骄石佞君开早。
贶君和羹驿使之辞,调卑格弱君言好。
我无红碧为君妍,莎台莓榭躬除扫。
宋砚蜀纸李廷圭,折枝貌得花韵老。
荣枯开落等一观,自觉与花非草草。
月沉风止两无言,一方积雪照冥昊。
荒草披秦殿,秋花缀汉城。
我行南山道,如阅古图经。
遗迹依稀是,长老失其名。
一步一伫思,断垒谁缔营。
又如稽蠹简,冥搜损心精。
虽以意推求,边傍非故形。
西都赋所载,一一尽歌倾。
飞燕旧舜处,田夫扶来耕。
沉香旧亭子,湖石尚娉婷。
清风发虚窍,其中有性灵。
官贫僻冶游,僧贫僻种花。
两贫戏问取,身困意何奢。
数亩葡萄棚,下马如到家。
良朋递指引,佳会屡停车。
竹石能几何,使我心忽遐。
自来悭饮者,咽酒亦如茶。
瓮瓶高累累,腹罄卧平沙。
欢呼达迄半,一里无栖鸦。
藻文沾白帢,禅榻倒乌纱。
衫栏沽酒尽,或恐到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