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度渊然隘九州,济川功就等虚舟。
名从晋国三槐著,身共睢阳五老游。
绿野林峦千古意,平泉松竹四时秋。
不知图像凌烟者,出处输公几百筹。
襟度渊然隘九州,济川功就等虚舟。
名从晋国三槐著,身共睢阳五老游。
绿野林峦千古意,平泉松竹四时秋。
不知图像凌烟者,出处输公几百筹。
这首诗以“次宫保戒轩靳公诗韵寄寿少博守溪王公”为题,由明代诗人蒋冕所作。诗中通过描绘主人公的胸襟气度与功业成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超脱的处世哲学。
首句“襟度渊然隘九州”,开篇即赞美主人公胸怀宽广,犹如深邃的海洋,足以包容整个九州大地,形象地表达了其宏大的格局和深远的视野。接着,“济川功就等虚舟”,进一步说明主人公虽有卓越的功绩,却能保持谦逊,将之视为过眼云烟,不为外物所累,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境界。
“名从晋国三槐著,身共睢阳五老游”,这两句运用典故,赞美主人公名声如同晋国三槐一样显赫,同时又与睢阳五老一同游历,既表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其与古代贤士的深厚情谊和精神共鸣。
“绿野林峦千古意,平泉松竹四时秋”,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无论是四季更迭中的绿野林峦,还是平泉松竹,都寄托着他对自然永恒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不知图像凌烟者,出处输公几百筹”,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敬仰之情,认为其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和影响,远非那些被记录在凌烟阁上的英雄可比,体现了对其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多方面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功业和高尚的人格,也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两出皇华使,重宣圣主仁。
彭城方驻节,柏府暂栖身。
撩我月当午,蒸人暑尚殷。
跏趺一夜坐,感慨百忧新。
起看星河动,寻惊木德迍。
正须云汉续,谁复便宜陈。
锦绣公侯第,艰难岭海滨。
天骄仍北寇,交阯更南邻。
郡邑飞刍急,朝廷授钺频。
公门尽桃李,大道半荆榛。
内子长厌肉,边兵或脱巾。
留连中使贡,辛苦役夫嗔。
远地闻迁贾,何时喜聘莘。
庙堂端有策,夔契不无人。
奋激书生志,难危壮士颦。
青云曾黾勉,白屋本酸辛。
忝逐登龙士,羞随入幕宾。
幸叨三鼎禄,敢谓一官贫。
年到知非处,心应烛理真。
军储公出纳,王法每持循。
慷慨思投笔,勤劳学伐轮。
深恩宜结草,盛世莫思莼。
中泽悲鸿雁,仙槎望紫宸。
徙薪徒有意,托谏竟无因。
马足千山路,衣襟三斗尘。
昨逢南海客,传说故园春。
但得平安报,无烦松菊询。
诗书付儿子,贤否任苍旻。
许友留孤剑,防身秘六钧。
应酬惭敏捷,孤耽共嶙峋。
行检卑投阁,文章准过秦。
百年忽过目,双鬓日添银。
上酒歌陶子,卜居怜楚臣。
疏狂期入社,遗忘辄书绅。
清誉资朋友,丹心质鬼神。
耽吟长入夜,作事每淩晨。
□道惟堪虑,循环复可欣。
载歌天保颂,跂足太平辰。
□德□还长,吾人屈又伸。
幸逢尧在上,坐见俗还淳。
《夜坐感怀四十韵书于彭城御史台时甲辰七月七日也》【明·江源】两出皇华使,重宣圣主仁。彭城方驻节,柏府暂栖身。撩我月当午,蒸人暑尚殷。跏趺一夜坐,感慨百忧新。起看星河动,寻惊木德迍。正须云汉续,谁复便宜陈。锦绣公侯第,艰难岭海滨。天骄仍北寇,交阯更南邻。郡邑飞刍急,朝廷授钺频。公门尽桃李,大道半荆榛。内子长厌肉,边兵或脱巾。留连中使贡,辛苦役夫嗔。远地闻迁贾,何时喜聘莘。庙堂端有策,夔契不无人。奋激书生志,难危壮士颦。青云曾黾勉,白屋本酸辛。忝逐登龙士,羞随入幕宾。幸叨三鼎禄,敢谓一官贫。年到知非处,心应烛理真。军储公出纳,王法每持循。慷慨思投笔,勤劳学伐轮。深恩宜结草,盛世莫思莼。中泽悲鸿雁,仙槎望紫宸。徙薪徒有意,托谏竟无因。马足千山路,衣襟三斗尘。昨逢南海客,传说故园春。但得平安报,无烦松菊询。诗书付儿子,贤否任苍旻。许友留孤剑,防身秘六钧。应酬惭敏捷,孤耽共嶙峋。行检卑投阁,文章准过秦。百年忽过目,双鬓日添银。上酒歌陶子,卜居怜楚臣。疏狂期入社,遗忘辄书绅。清誉资朋友,丹心质鬼神。耽吟长入夜,作事每淩晨。□道惟堪虑,循环复可欣。载歌天保颂,跂足太平辰。□德□还长,吾人屈又伸。幸逢尧在上,坐见俗还淳。
https://shici.929r.com/shici/pAMxsM3Cr.html
忆我生六期,颇识人事时。
父母鞠育深,出入恒相随。
抚背恐我寒,摩腹恐我饥。
七岁教识字,八岁教诵诗。
九岁教习礼,十岁遣从师。
愿我学大贤,望我光门楣。
此德何所以,天地辄拟之。
思欲甘旨奉,贫贱难为资。
幸叨禄养日,双亲久暌离。
冢木已合抱,二十年于兹。
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
金紫纵被体,安得如斑衣。
风木鼓长恨,蓼莪有馀悲。
文君我好友,兹事同襟期。
督赋互庾岭,持卷索我诗。
荣感触寸心,涕泗双交颐。
援笔欲中止,勉强赋此词。
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见推。
扬名以亲显,亦足申吾私。
寄言共努力,忠孝长相思。
《荣感卷为文尊道题》【明·江源】忆我生六期,颇识人事时。父母鞠育深,出入恒相随。抚背恐我寒,摩腹恐我饥。七岁教识字,八岁教诵诗。九岁教习礼,十岁遣从师。愿我学大贤,望我光门楣。此德何所以,天地辄拟之。思欲甘旨奉,贫贱难为资。幸叨禄养日,双亲久暌离。冢木已合抱,二十年于兹。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金紫纵被体,安得如斑衣。风木鼓长恨,蓼莪有馀悲。文君我好友,兹事同襟期。督赋互庾岭,持卷索我诗。荣感触寸心,涕泗双交颐。援笔欲中止,勉强赋此词。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见推。扬名以亲显,亦足申吾私。寄言共努力,忠孝长相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D1Saqv7B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