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容水态罨篷窗,无恙轻风挂竹䉶。
出埭玉包才个个,掠空沙燕故双双。
僧归野寺閒行杖,人过山村远吠尨。
日暮西峰飞雨脚,拟听彻夜乱珠摐。
烟容水态罨篷窗,无恙轻风挂竹䉶。
出埭玉包才个个,掠空沙燕故双双。
僧归野寺閒行杖,人过山村远吠尨。
日暮西峰飞雨脚,拟听彻夜乱珠摐。
此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泛舟于北远山村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烟容水态罨篷窗”,以烟雾缭绕、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映入眼帘,篷窗内外形成了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面。接着,“无恙轻风挂竹䉶”一句,轻柔的微风拂过竹林,竹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
“出埭玉包才个个,掠空沙燕故双双。”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和天空中的生物活动。玉包,可能是指水中漂浮的植物或小生物,它们在水面上或聚或散,显得生机勃勃;而沙燕则在空中自由飞翔,成双成对,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僧归野寺閒行杖,人过山村远吠尨。”这两句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僧人归返山中寺庙,手持拐杖悠闲地行走,体现了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远处山村中传来犬吠声,却也显得悠远而宁静,暗示着乡村生活的平和与安定。
最后,“日暮西峰飞雨脚,拟听彻夜乱珠摐。”描绘了日落时分,西边山峰上开始飘落雨点,预示着夜晚将有一场大雨。诗人似乎期待着彻夜聆听雨珠敲打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欣赏,也是内心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泛舟于北远山村的宁静与和谐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古籍东南美,蔚蔚幕中议。
懿行希圣贤,尚文粲游赐。
伊余发已秃,偶继立朝士。
何以宣王政,甘为时所弃。
酌以广州泉,不易伯夷志。
直哉心如弦,安虑道边毙。
窃尝力于古,秉笔庶几至。
孰为末闻达,聊以道幽秘。
夫君锵以名,尤为世之器。
赠我百馀言,升堂出而示。
土木朽且陋,黼黻谬增贲。
毌盐烦刻画,返朴吾所愧。
华勋爱士心,蓬壶延才地。
何人荐于子,当彼得言位。
吐以胸中奇,落落金玉继。
九虚高可游,凌厉垂天翅。
吾将退而隐,尚得荣其视。
漾楫溯清川,舍舟缘翠岭。
探奇冒层崄,因以穷人境。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
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
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
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