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几载青山酒,名士常为万古愁。
双泪偶挥羊太傅,一碑如补晋春秋。
楼传黄鹤仙何在,佩解明珠水自流。
今日敬儿天下满,襄阳片石若为留。
浮生几载青山酒,名士常为万古愁。
双泪偶挥羊太傅,一碑如补晋春秋。
楼传黄鹤仙何在,佩解明珠水自流。
今日敬儿天下满,襄阳片石若为留。
这首清代袁枚的《岘山》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历史长河的感慨。首句“浮生几载青山酒”以青山美酒映照人生的短暂,暗示时光匆匆。次句“名士常为万古愁”则表达了名士们对永恒的忧虑和无尽的忧思。
“双泪偶挥羊太傅”借羊祜流泪祭奠山川的典故,表达对英雄逝去的哀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沉痛。而“一碑如补晋春秋”则比喻用碑文记录历史,试图填补历史的空白。
“楼传黄鹤仙何在”遥想黄鹤楼的仙人已逝,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佩解明珠水自流”则以明珠掉落,流水依旧,象征人事更迭,物是人非。
最后两句“今日敬儿天下满,襄阳片石若为留”寄寓诗人对后世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的功业能流传千古,即使眼前的岘山之石也无法留住历史的脚步。
整体来看,袁枚在这首诗中通过山水、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生命、历史和传承的深沉思考。
安子可久何清修,读书淮海之东头。
淮山娟娟桂枝碧,淮水苍苍瓜蔓流。
云开翡翠耀初日,月出玻璃涵素秋。
作亭名以山水间,浩荡逸兴生沧洲。
松巅有时见放鹤,苇畔亦或听拿舟。
一翁二季乐复乐,万事区区何所求。
我闻伯牙去已久,人间琴意常悠悠。
安子安子尔家古瀛洲,列仙冠盖此中游。
山连归墟北斗近,水到碣石青天浮。
侧聆海上有灵槎,子能乘之问牵牛。
我家溪上更清绝,瑶草长尽何淹留。
亦欲翛然税凡鞅,相从羽人戏丹丘。
秋风起兮萧萧。望青山兮寂寥。
水泠泠兮出石,叶槭槭兮辞条。
气悽悽兮就寒,夜耿耿兮不朝。
凤凰兮安之,梧桐兮早凋。
思美人兮隔江河,玄云冥兮天路遥。
托宵梦兮远狙征,款扶桑兮倚消遥。
盼青鵻兮不来,怆恍悢兮魂屡飘。
愿乘风兮绝浮云,要洪崖兮访子乔。
高无梯兮深无航,鼋鼍陆梁兮虎豹骄。
归来兮归来,紫芝有荑兮黄精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