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船迎秋浪急。绿蓑衣惹山云湿。
清浅滩头容易即。谁似得。长年稳住风波国。
芦叶萧疏枫叶赤。玄真归棹前溪黑。
一首佳词吟未毕。无人识。从教误却君王觅。
白板船迎秋浪急。绿蓑衣惹山云湿。
清浅滩头容易即。谁似得。长年稳住风波国。
芦叶萧疏枫叶赤。玄真归棹前溪黑。
一首佳词吟未毕。无人识。从教误却君王觅。
这首明代俞彦的《渔家傲·本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水乡秋景图。开篇“白板船迎秋浪急”,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小舟在秋风秋浪中行驶的场景,展现出渔夫的辛劳与坚韧。接着,“绿蓑衣惹山云湿”进一步描绘了渔夫身披蓑衣,与山间云雾相融,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清浅滩头容易即”写出了滩头水流清澈,行船轻快,暗示了渔夫对水域的熟悉和驾驭自如。“谁似得。长年稳住风波国”则表达了渔夫在动荡的生活中,凭借经验和智慧,始终能安稳地应对风浪,过着自在的生活。
下片转而描绘自然景色,“芦叶萧疏枫叶赤”,秋意渐浓,芦苇稀疏,枫叶红艳,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玄真归棹前溪黑”引用道教典故,玄真子是道家仙人,此处借指渔夫悠然自得,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一首佳词吟未毕”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赞赏,感叹他的生活就像一首未完的优美诗篇。
最后,“无人识。从教误却君王觅”揭示了渔夫淡泊名利,不求显达的人生态度,即使他的生活再美好,也无人能理解,甚至可能被误解为逃避现实,不愿为官。这句诗寓含了对渔夫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的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夫的生活状态,赞美了他的智慧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对渔夫生活方式的深深理解和欣赏。
繁星下天为火城,游人沓沓如蚁行。
城头云破月半吐,光向高楼照歌舞。
歌舞入云云不冻,佳气暖烟结春梦。
戚畹香车油壁明,王孙宝马连钱动。
千尺游绳束九逵,纸毬化作红鸳飞。
红鸳拂面金钿落,深闺儿女啼春归。
银河欲没巨风起,万户千门凉色里。
弦管已销信陵宅,月明犹照侯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