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如雾昼冥冥,一夜狂飙吼不停。
何物阳侯翻地轴,有时风伯畏天刑。
盗窥客舫悬孤注,神忌吾书走六丁。
篷底故乡应入梦,清溪脩竹旧岩扃。
黄沙如雾昼冥冥,一夜狂飙吼不停。
何物阳侯翻地轴,有时风伯畏天刑。
盗窥客舫悬孤注,神忌吾书走六丁。
篷底故乡应入梦,清溪脩竹旧岩扃。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四月初六日杨村道中遇暴风野泊入夜尤甚舟人大恐皆不寐待旦灯下有感》描绘了诗人行舟途中遭遇的一场猛烈风暴。首句“黄沙如雾昼冥冥”形象地写出白天因风沙弥漫而显得昏暗,接着“一夜狂飙吼不停”强调风暴的持久和声势浩大。诗人将风暴比作神话中的阳侯翻动地轴,风伯畏惧天刑,赋予自然现象以神秘色彩。
“盗窥客舫悬孤注”一句,通过“盗窥”和“孤注”,暗示船家在风暴中的紧张与绝望,仿佛风暴是窃贼般窥伺着他们的命运。“神忌吾书走六丁”则借神祇之说,表达诗人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以及自己书写的内容可能引来天神注意的忧虑。
最后两句“篷底故乡应入梦,清溪脩竹旧岩扃”转而抒发思乡之情,即使身处险境,诗人仍想象自己在篷下的梦中回到了故乡那清溪环绕、竹林幽深的老家,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风暴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威力的敬畏,又有对家乡的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帆落松陵浦,枯柳缆琼艘。
杖策无人独步,浪厌百花桥。
我挂风裳水佩,一笑波寒月白,馀韵触惊涛。
绝景有谁赏,雾暮闭三高。
不须臾,千古事,一萧条。
鲈鱼纵有,泽荒甫里失溪桥。
更吾名高业茂,终归荒田野草,且稳一枝巢。
举酒酹空阔,烟远路迢迢。
不能烦恼得,掉臂便归休。
前度风樯,这回潦辙几悠悠。
幸得有云一谷,更自有书万卷,著甚麽来由。
月采混鱼目,霜口涴蝇头。
相山中,侯醉境,将诗流。
情知薄命,天样勋业也须收。
辟逻世间万事,推放那边一壁,百尺卧高楼。
日月草头露,天地水中沤。
八蛮朝凤阙,四境绝狼烟。
太平无事,超烘聚哨效梨园。
笛弄崑崙上品,筛动云阳妙选,画鼓可人怜。
乱撒真珠迸,点滴雨声喧。
韵堪听,声不俗,驻云轩。
谐音节奏,分明花里遇神仙。
到处朝山拜岳,长是争筹赌赛,四海把名传。
幸遇知音听,一曲赞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