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塔同贤劫,先朝旧布金。
草坚知忍力,松静亦潮音。
古佛依禅德,山花證道心。
经行千匝遍,衣褶受香深。
废塔同贤劫,先朝旧布金。
草坚知忍力,松静亦潮音。
古佛依禅德,山花證道心。
经行千匝遍,衣褶受香深。
这首诗描绘了雷峰废塔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佛教精神的崇敬。诗人通过“废塔”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草坚知忍力,松静亦潮音”,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暗示着即使在废墟之中,生命力依然坚韧不屈,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接着,“古佛依禅德,山花證道心”两句,将佛教的禅宗思想融入自然景观中,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和谐。最后,“经行千匝遍,衣褶受香深”则可能象征着对佛法的深入修行与领悟,以及心灵的净化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峰废塔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教精神的虔诚向往。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景观的审美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东溪先生美耒度,胸次宽宏才学富。
平生能画又能诗,写向人间誇独步。
金壶墨汁倒水麝,旋出溪藤胜缣素。
太湖丈夫偶独立,洛浦灵妃又相顾。
五铢衣薄莹如水,一点纤尘谢沾污。
梅兄矾弟别来久,脉脉心情向谁诉。
当时只许陈王见,流雪回风在词赋。
渚宫深处月明多,环佩归来不迷误。
瑶池阿母神仙媪,道气自然不知老。
蝉鬓轻非翠钿饰,蛾眉淡谢青螺扫。
西方莅位名独尊,岂若十洲与三岛。
青烟茫茫九州路,下望人间玉山小。
缤纷绛节来万从,摇曳金辗彩云绕。
嫩寒不到六铢衣,乾坤几度扶桑晓。
韩母安人禀仙骨,玉洁冰清世之宝。
兹逢良月初度辰,庆寿重来先青鸟。
堂前无树并芝兰,海上珊瑚间瑶草。
千龄不独献蟠桃,金盘更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