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僇降羌,百战侯不成。
虞诩僇降羌,百口不一增。
所以辛酒泉,终屈赵营平。
天子诛南越,霜戈荡烟箐。
畴举螳螂臂,卤级千万赢。
斗印悬肘间,焉能使无腥。
李广僇降羌,百战侯不成。
虞诩僇降羌,百口不一增。
所以辛酒泉,终屈赵营平。
天子诛南越,霜戈荡烟箐。
畴举螳螂臂,卤级千万赢。
斗印悬肘间,焉能使无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二十,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对战争与权力的深刻思考。
首句“李广僇降羌,百战侯不成”,引用了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李广多次征战,英勇善战,但最终并未能封侯,暗示了即使在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也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功名与地位。
接着“虞诩僇降羌,百口不一增”提到东汉时期的名臣虞诩,他同样面对降敌的情况,却以智慧与策略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这反映了在处理复杂局势时,智谋与策略的重要性。
“所以辛酒泉,终屈赵营平”中,“辛酒泉”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军事行动或策略,而“终屈赵营平”则意味着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对手,这里暗含了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到底,终能获得胜利的道理。
“天子诛南越,霜戈荡烟箐”描绘了天子(皇帝)征伐南越的情景,使用“霜戈”和“荡烟箐”这样的词汇,不仅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也体现了国家力量的强大。
“畴举螳螂臂,卤级千万赢”中的“举螳螂臂”比喻自不量力,暗示即便是强大的力量也可能因轻敌或策略不当而失败。“卤级千万赢”则强调了正确策略与强大执行力的重要性。
最后“斗印悬肘间,焉能使无腥”表达了即使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也难以避免血腥与牺牲,暗示了权力的获取往往伴随着道德与人性的考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与反思,探讨了战争、权力、智谋、牺牲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