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子倚松真袜样,不须裁减不须增。
青山自有白云衬,莫向红尘取次行。
赠子倚松真袜样,不须裁减不须增。
青山自有白云衬,莫向红尘取次行。
这首诗以赠袜为题,寓含深意。诗人以“赠子倚松真袜样”开篇,将袜子比喻为松树之倚,既形象又富有哲理,暗示了袜子的质朴与自然之美。接着,“不须裁减不须增”一句,强调了袜子的原生态,无需人为的修饰与增添,寓意着人应当保持本真,不被外在的物质所束缚。
“青山自有白云衬”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青山与白云相互映衬,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纯净,同时也暗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最后,“莫向红尘取次行”,告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要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追求精神层面的高洁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袜子这一日常物品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本真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岂不直。
生子当置邹鲁间,礼义薰陶易成德。
三江雪花没马牛,曹生扣门言远游。
天地苦寒子何往,负笈从师清泖头。
鲁君为儒我所知,规矩进退无差池。
座中弟子十余辈,森森玉立多容仪。
子往拜之听教诲,师严友亲各从类。
一篑为山古所闻,百川与海终相会。
他时还乡拜庭闱,百年门户顿光辉。
里中父老皆称叹,胜似苏家相国归。
山中无音乐,丝竹在禽鸟。
嘤嘤呼春晴,呖呖报春晓。
娇吟与柔哢,圆滑斗新巧。
知君在山中,乐此长不少。
疏篱密竹外,深涧绿树表。
青鞋踏花影,信步听未了。
归去闻筝声,应怪银甲小。
我来行一月,风雨春江渺。
今朝豁晴霁,孤琴破幽悄。
铿如女娲笙,忽作余音袅。
平生黄钟耳,直欲辨分杪。
万事付松风,翛然坐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