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八》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八》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问答分明是切磋,几人于此见詨讹。

少年俱决龙蛇阵,潦倒同吟稚子歌。

(0)
鉴赏

这首诗《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八)》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通过对比少年间的切磋与成人后的潦倒,以及对稚子之歌的共同吟诵,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问答分明是切磋”,点明了少年时期在知识或技艺上的交流与磨砺,如同在棋盘上对弈,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互相学习与提高。这种场景充满了活力与希望,预示着未来的可能性。

次句“几人于此见詨讹”,则转向了成年后的生活状态,暗示在现实的复杂环境中,能够保持初心、坚持真理的人寥寥无几。这里的“詨讹”可能指言语中的谬误或不实之处,强调了社会中存在着许多误导和欺骗。

接着,“少年俱决龙蛇阵”,以“龙蛇阵”比喻少年时期的竞争与挑战,形象地描绘出他们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是一种游戏或竞技的象征,更是对年轻一代积极向上、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赞美。

最后,“潦倒同吟稚子歌”,则展现了成人世界中的另一面。即使遭遇困境、生活潦倒,人们仍能回想起童年时的简单快乐,通过共同吟唱稚子之歌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共鸣。这一句揭示了无论人生经历多少风雨,内心深处那份纯真与美好始终存在,值得我们珍惜和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比少年与成人的不同阶段,探讨了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它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忘初心,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华首台·其二

万绿压山松径深,白云缭绕碧阴阴。

时从树杪窥飞瀑,夜夜梵声悟到今。

(0)

无题三首·其三

宛转愁牵亿万丝,春来惊减旧腰支。

枉求玉体长生诀,自效红蚕近死时。

(0)

写怀三首·其二

任人嘲笑是清狂,痛惜群生忧患长。

无量沙河无量劫,阿谁捷足上慈航。

(0)

赠密丹阶

密公奇气谁相肖,四大天门万叠山。

独起承当忠孝事,游行出入死生关。

忧端澒洞今犹昔,头上峥嵘去不还。

如此英灵好身手,一尊江上老酡颜。

(0)

愧室吾师在野有声守梧二年以治绩荐于朝行入御史台矣为忌者挤去岁晚卧病呻吟中笃念君国予时亦以引疾辞官避人海上旦夕相就得读平时幕府所著章奏叹师之不遇而为天下惜也

谏草积盈咫,平生殊为人。

为郡偶出手,交章惊盈廷。

言责果有归,正气可以伸。

摧奸何足论,大义待敷陈。

谁知含光璞,已遭近前瞋。

蜚语巧中伤,拂衣就沉沦。

世论竞愤惜,歌辞吐清新。

君门如天高,病榻勤相亲。

一朝揭日月,西风清庾尘。

事败不可讳,不韪终及身。

空有蔽贤羞,奚伤卷怀仁。

离合垂十年,师友义不晦。

连宵语出处,正色莫敢懈。

沾沾章句士,器小易满溃。

及门能有几,志节共磨淬。

病窗爱花枝,妍语破细碎。

江鱼与橘柚,远味雅见逮。

时艰卒挂眼,一饭九嗟喟。

学道耻未坚,投闲思早退。

毒口从揶揄,用意固有在。

冥心怀独往,岂恤世议隘。

吾师秉忠贞,此语不予贷。

归欤有狂简,侍坐暂一快。

(0)

惆怅词八首选六·其一

十里铜街弦索清,江山文藻丽人行。

紫云捧出惊初面,青鸟衔来忆定情。

凤胫灯烘花漱涩,虾须帘荡月分明。

韦娘艳誉春城满,惭愧风流小杜名。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