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萧旧侣,楚佩馀情,一枕蕣华梦觉。
前踪好在,令节依然,枉说茜窗人约。
袅钗符、续命无凭,魂消幽兰半萼。
采艾吟心,怨入离披汀蒻。
想像庭扉掩处,泪点湘筠,尚栖仙魄。
花源棹舣,橘社书传,忍问坠蛛尘幕。
尽相看、露井银瓶,谁摘梅黄劝酌。
步倩影、月夜归来,三芝栏角。
秦萧旧侣,楚佩馀情,一枕蕣华梦觉。
前踪好在,令节依然,枉说茜窗人约。
袅钗符、续命无凭,魂消幽兰半萼。
采艾吟心,怨入离披汀蒻。
想像庭扉掩处,泪点湘筠,尚栖仙魄。
花源棹舣,橘社书传,忍问坠蛛尘幕。
尽相看、露井银瓶,谁摘梅黄劝酌。
步倩影、月夜归来,三芝栏角。
这首词以秦箫和楚佩为引,描绘了一段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一枕蕣华梦觉",暗示了主人公从梦境中醒来,对过去的恋情仍怀有深深眷恋。"令节依然",点明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也寓含着对旧日约定的追忆。
"袅钗符、续命无凭",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无奈和哀伤,"魂消幽兰半萼"则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氛围。接下来,词人通过"采艾吟心,怨入离披汀蒻",将情感寄托于端午习俗中的艾草和菖蒲,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哀怨。
"想像庭扉掩处",想象对方居住的地方,"泪点湘筠,尚栖仙魄",写出了主人公对对方的思念之情如泪水般落在竹制的门扉上,仿佛还能感受到对方的灵魂。"花源棹舣,橘社书传",借典故表达对远方的呼唤和书信传递的期盼。
"忍问坠蛛尘幕",暗示了通信的中断和失落感。"露井银瓶,谁摘梅黄劝酌",描绘了孤独的夜晚,无人共饮,只有月光和梅花陪伴。最后,"步倩影、月夜归来,三芝栏角",以月夜归来的画面收尾,留下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和对昔日情感的追忆,展现了主人公对失去的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危途盍把隐为师,名姓翻嫌世或知。
栗里已成终老计,桐乡犹记旧游时。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
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