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
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
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
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
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
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
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
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起始两句“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透露出一股淡淡的神秘气息,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传说的余韵,蛟龙往来于此,显得神秘又遥远。接下来的“秋水晚沈沈,犹疑在深处”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秋天的水面更添沉静,似乎连时间都凝固了,让人不禁怀疑那蛟龙是否还隐藏于此。
中间两句“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沙滩上的石头在波涛声中显得如此坚定,而远处的树木则倒映在水面上,与天空连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末尾两句“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则以一个孤独的小船和勤劳的樵夫作为画面的点睛之笔。小船在广阔的水面上显得那样渺小,而樵夫的往返,则是对生活不懈追求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生命中坚守本分、勤勉不息精神的赞美。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
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
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
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
滉漾天衔晴昼,料酒楼歌馆,都是春回。
喜丰年有象,贺表四方来。
仗下貂裘茸帽,拥千宫、齐上紫金杯。
明朝起,江南驿史,来进宫梅。
晓天凉露。
天上玉箫吹,飞声如雨。
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
漫漫八表尘埃梦,把文章、洗空千古。
精神一似,风裳水佩,兰皋蘅浦。
看万里、跳龙跃虎。
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
憔悴江南,应念小窗贫女。
朱楼十二春无际,倚苍寒、青袖如故。
茶香酒熟,月明风细,试教歌舞。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
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
燕忙甚,泥浑湿。
蜂愁甚,脾无蜜。
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
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