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溪毛两岸深,溪烟溪雨半晴阴。
扁舟晚向溪湾泊,欸乃渔歌何处寻。
溪水溪毛两岸深,溪烟溪雨半晴阴。
扁舟晚向溪湾泊,欸乃渔歌何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泊图景。诗人以“溪水溪毛两岸深,溪烟溪雨半晴阴”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溪流两岸茂密的植被和朦胧的烟雨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扁舟晚向溪湾泊”,画面中出现了一叶扁舟缓缓停靠在溪湾的情景,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静谧感。
最后,“欸乃渔歌何处寻”,诗人以一句问句收尾,似乎在寻找那悠扬的渔歌唱声,却未得其踪迹。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渔歌,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晚泊》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是一首典型的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
溪蛮昔负命,杀气淩南州。
城郭涨烟火,堂皇啸蜉蝣。
被发尽冠巾,吾人反缧囚。
行剽至杪忽,归载越山丘。
驱攘事虽定,收合信疮疣。
不有异泽沾,何令馀患瘳。
寒风在林鸣,君马不能留。
初佩太守章,慨然任人忧。
问俗灰烬馀,咄唶令心谋。
士材为世用,因难乃知尤。
烦苛一荡涤,幽远遍怀柔。
四封鸣鸡犬,五谷被原畴。
里闾多娱宴,歌鼓震溟陬。
明义每所希,古人不难侔。
日月有常运,志士无安辀。
山川自兹始,努力千里游。
志士身许国,夫岂慕高爵。
感慨九重恩,领受千里托。
安边志获就,解印良亦乐。
厚禄弃千钟,壮气横六幕。
造朝吐奇论,投合期契钥。
终焉谩喋喋,远意谁领略。
琳馆返高卧,铃斋休画诺。
拟寻一亩宫,未办千金橐。
松楸已在眼,阡陌想交错。
回头长安日,倾心比葵藿。
身闲官冷巧相如,草舍柴扉况并居。
刮目尚为三日别,论心真胜十年书。
屡烦折简催羸马,知有新妆出绮疏。
兴发会须携短策,要看风味慰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