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梁氏园亭作·其一》
《过梁氏园亭作·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木叶微红未觉霜,岁寒梅菊两争香。

松无冰雪真甘节,雁有菰芦即故乡。

北地诗篇今日少,东溪经学一家长。

因君孝友频相遇,更乞惊鸾字几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园中景致与文人情怀交织的画面。首联“木叶微红未觉霜,岁寒梅菊两争香”以细腻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与气息,红叶未被霜染,却已显出几分成熟之美;梅与菊在寒冷中竞相绽放,香气四溢,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颔联“松无冰雪真甘节,雁有菰芦即故乡”通过松树与大雁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松树不畏严寒,坚守本色,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大雁南飞北归,菰芦为其栖息之所,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北地诗篇今日少,东溪经学一家长”则转向对文化传承的感慨。北地诗篇的减少暗示了文化传统的衰落,而东溪经学的一家之长则强调了学术研究的延续与传承。这一对比,既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思,也是对文化精神的呼唤。

尾联“因君孝友频相遇,更乞惊鸾字几行”表达了诗人与梁氏园亭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对方品德的赞赏。通过频繁的相聚,诗人希望能在对方的诗文中找到更多启发与共鸣,体现了文人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深秋的宁静,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个人品格修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木末亭·其二

想像忠魂在旧京,君臣自此益深情。

佯狂岂是三仁志,哀痛犹传一代声。

往日衣冠留木末,只今俎豆失江城。

无多书种难留汝,恨绝兴王不爱名。

(0)

从端州采砚归有作·其二

万里江飞匹练过,小湘大路峡嵯峨。

烟波疍女鸣榔少,风俗龙须织席多。

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

归舟此度欢无极,采得青花自烂柯。

(0)

赠丁秋水

东官画手高吾粤,君作翎毛更有神。

长虑鸳鸯飞入水,复愁蝴蝶去随人。

香从儿女求生结,花向仙灵得大春。

红翠白鹇多见与,吾生鸾鹤最交亲。

(0)

七夕家舍人兄奉命归娶赋赠

仙郎初校秘书回,帝赐乘龙夜宴开。

银烛光分鳷鹊殿,玉箫声满凤凰台。

双星亦向天河渡,五夜无令花漏催。

京兆新眉如画就,早将银管入蓬莱。

(0)

容州咏绿珠遗事·其一

绿珠江水绿,人向镜中留。

金谷知谁似,翔风见亦愁。

月中教横笛,花里坠飞楼。

自作懊侬曲,风华不可求。

(0)

峡江县

县小全无地,城高半在山。

人家双杵急,野渡一舟閒。

月出夕阳际,烟生秋水间。

沙洲防阁浅,帆宿及前湾。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