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自胸中描出,不妨怪怪奇奇。
雁荡龙湫彷佛,鸾翔凤舞参差。
总自胸中描出,不妨怪怪奇奇。
雁荡龙湫彷佛,鸾翔凤舞参差。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刘一止的《题丁氏堂六言四首》之三,通过“总自胸中描出,不妨怪怪奇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接下来的“雁荡龙湫彷佛,鸾翔凤舞参差”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笔下所展现的自然景观与神话形象,仿佛是雁荡山的壮丽瀑布与龙湫的神秘水潭,以及鸾鸟与凤凰在空中翱翔的姿态,这些景象既真实又充满幻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神话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四言的形式,简洁而富有韵律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神话美的追求与欣赏,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福城东有大长者,居福城东海屿上。
于不思议尘劫中,承事供养无数佛。
善哉长者世希有,如优昙华时一现。
发启广大真实心,创无佛处阿兰若。
若昔智人建梵刹,折草插地即成就。
此心坚固等须弥,或赞或毁不摇动。
魔王军众数甚多,睹兹殊胜自摧伏。
长者视身如浮云,变灭须臾不长久。
当生佛国时节来,撒手便行不回顾。
有子遵义起其家,志愿身心俱及第。
仁者则寿语不诬,当知今亦未尝死。
我来居是阿兰若,不见长者生遗恨。
故说此偈聊发扬,同住如来寂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