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谪人间廿六年,狂吞酒海羾诗天。
好花忽折将开蕾,急水偏回已上船。
雁冷叫残三岛月,云愁罩满一溪烟。
贫家无限伤心女,补屋牵萝剧可怜。
小谪人间廿六年,狂吞酒海羾诗天。
好花忽折将开蕾,急水偏回已上船。
雁冷叫残三岛月,云愁罩满一溪烟。
贫家无限伤心女,补屋牵萝剧可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榜文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首联“小谪人间廿六年,狂吞酒海羾诗天”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屡试不中的苦闷与对诗歌创作的狂热追求。颔联“好花忽折将开蕾,急水偏回已上船”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隐喻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无奈,好花未开即被折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急水回流,暗示命运的不可逆转和努力的徒劳。
颈联“雁冷叫残三岛月,云愁罩满一溪烟”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通过雁叫残月、云愁溪烟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尾联“贫家无限伤心女,补屋牵萝剧可怜”则将情感聚焦于底层百姓,尤其是贫苦家庭中的女性,通过她们的辛劳与苦难,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悲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弱者的同情,体现了清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