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锡下崆㟅,清高世少双。
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飞锡下崆㟅,清高世少双。
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副山川河流之间的情境。
"飞锡下崆㟅,清高世少双" 这两句描写了庐山的雄伟与僧人的清高脱俗。"崆㟅"指的是庐山的一种地貌特征,而"清高"则是对僧人修行境界的赞美。
"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离别之际的心情。"冻天"形容天气寒冷,"筛雪"则是雪花纷飞的景象,而"别我去何邦"则透露出诗人的不舍和对远行者未来所在的好奇。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 这两句继续描写自然景物。"烧绕赤乌亥"中的"赤乌亥"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山峰,而"云漫白蚌江"则形容江水与云雾的交织。
最后两句"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表现了诗人的哀愁和对僧人离别后留下的印象。"路人争得识"说明人们都认识这位僧人,而"空仰鬓眉庞"则是诗人在送别之后,仍然忍不住抬头望向那已远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