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忽不惬,藐然隘中区。
凌山度瑶碣,肃驾自云衢。
遨游清都阙,神猋吹我躯。
上帝垂藻旒,群后骖龙趋。
羡门进仙药,王乔授玉书。
餐和鍊真魄,精神游六虚。
自握无为宝,年寿安足虞。
我思忽不惬,藐然隘中区。
凌山度瑶碣,肃驾自云衢。
遨游清都阙,神猋吹我躯。
上帝垂藻旒,群后骖龙趋。
羡门进仙药,王乔授玉书。
餐和鍊真魄,精神游六虚。
自握无为宝,年寿安足虞。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游仙六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内心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我思忽不惬,藐然隘中区”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广阔天地的渴望。接下来,“凌山度瑶碣,肃驾自云衢”运用了神话意象,象征着诗人想要跨越山川,通过神秘的道路前往仙境。
“遨游清都阙,神猋吹我躯”进一步描绘了在仙境中的畅游,神风轻拂,仿佛灵魂得到了解脱。“上帝垂藻旒,群后骖龙趋”以帝王和神灵的形象,展现了仙境的尊贵与神圣。诗人羡慕仙人如羡门献药、王乔授书,渴望得到长生不老之法。
“餐和鍊真魄,精神游六虚”描述了诗人修炼仙道,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而“自握无为宝,年寿安足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为而治、自然长寿的追求,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无需再忧虑世俗的寿命问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神仙世界的独特想象和追求。
一封朝奏大明宫,吹起庐陵古直风。
言路从来天样阔,蛮烟谁使径旁通。
朝中竞送长沙傅,岭表争迎小澹翁。
学馆诸生空饱饭,临分忧国意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