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瀛图》
《登瀛图》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长安旭日光曈昽,黄金之宫五云中。

和风骀荡春融融,六街三市人丛丛。

千家启高门,十里飘香尘。

绿杨红杏蒸如云,行人快睹三郎君。

郎君马上好丰采,此时见者谁不爱。

宫袍初着裁制新,唐巾样古流风在。

武夫执盖前导行,徙御肃穆无哗惊。

垂鞭亸袖貌闲雅,頫仰意态春风生。

萧萧如闻骢马鸣,调良亦似知人情。

后从者谁大京兆,纷前拥后真光荣。

即看此幅谁所摹,人言誇官本,我道登瀛图。

三郎君者孰姓氏,有美李子张与胡。

秀发山川尽英彦,良工笔下开生面。

九州四海莽寥阔,恍惚图中一朝见。

同升之义非偶然,侈恩纪盛誇当年。

岂惟睽违代瞻对,还使异日儿孙传。

吁嗟人生赋命有穷达,致身如此宁非杰。

亦知温饱非雅意,更有远大事业希前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朱由检(即三郎君)出行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威仪与气派。诗中以长安的朝阳为背景,描绘了皇宫的辉煌与春天的生机,以及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通过描述皇帝的服饰、仪仗队的布置以及随行官员的尊贵,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重与威严。

诗中特别提到皇帝的装束新颖且具有古风,以及随行的护卫队伍的肃穆,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皇家出行的规格与秩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皇帝的仪态举止,如“垂鞭亸袖貌闲雅”,表现了其从容不迫的风度,以及与随行人员之间的和谐互动,如“调良亦似知人情”。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皇帝及其随行官员才能与功绩的赞赏,认为他们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对国家繁荣与恩泽的贡献。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这种成就将被后代铭记,成为历史上的佳话。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皇家出行的场景,也蕴含了对皇帝及其随行官员能力与贡献的肯定,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洞仙歌·素天澄彻

素天澄彻,时令秋将暮。
志尚洁虚寄岩谷。
看云中、征雁列序成行,续复断,迤逦呱呱南度。
忘情真侣。
共讲玄玄语。
犹胜尘凡奋名誉。
待欣来舞袖,睡即和衣,全放下、管甚红轮夕没。
霎时间、一枕梦游仙,觉来也重行,锦屏深处。

(0)

齐天乐 得遇

悟浮生幻化,速把恩情,爱恋俱弃。
垢面蓬头,麻衣纸袄,海角天涯飘逸。
摧强挫锐。
守柔弱清贫,忘忧忘耻。
劣马颠猿,顿然休歇杳无迹。
些儿玄玄妙理。
对碧天澄彻,别是一家风味。
**哩*,唇歌舌诞,何有纤毫拘系。
频加敬礼。
幸出自吾师,昔年提携。
异日参从,共赴蟠桃会。

(0)

踏云行 赠罗家庄崇道庵长春邑众

邑号长春,庵名崇道。
其间隐奥人难晓。
长春灵验莫教凋,真心崇道家缘掉。
外屏喧嚣,内搜玄妙。
常怀忍辱心低小。
慧风吹散岭头云,一轮

(0)

木兰花慢·叹滔滔苦海

叹滔滔苦海,任群迷,恣漂游。
被有限形躯,无涯爱欲,一向拘囚。
空生万千计较,况百年、短景不常留。
贪为名深利切,岂期水远山悠。
如流。
岁月相催,宜省悟,觅抽头。
向太一峰前,双林树下,早把心收。
从来既知是错,待番番、放下便休休。
撒手纵横无*,状同不系之舟。

(0)

望蓬莱 本名望江南 赠家兄忠武访及

顿失笑,迷悟理全差。
富贵荣华君活计,寂寥潇洒我生涯。
高枕卧烟霞。
长生趣,清兴果清嘉。
暇伴延龄千岁鹤,闲观不谢四时花。
何处觅仙

(0)

桃源忆故人·愁思俗态知多少

愁思俗态知多少。
萦绕谁能分晓。
方欲强追言笑。
翻复成忧恼。
春花秋月虽然好。
总被功名误了。
才见儿童年少。
又早容颜老。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